我的战友我的连
铁二师七团20连 李德全

我们连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第七团第四营第二十连。是一支具有援越抗美经历的英雄连队——中国志愿工程第一支队三大队四中队42分队。曾在越南铁路线担负抗击美国飞机骚扰施工的对空作战任务,创出用高射机枪击落击伤美国飞机六架的战绩,荣立集体二等功,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
一、20连是半机械化连队
我们连队是营属机械连,当时配属其他连队担负马坊梁隧道施工。全连四个排,每个排三个班,只有四排是两个班。一排主要是空压机,为隧道送风打风枪掘进;二排主要是矿斗车、搅拌机,出碴和输送混凝土;三排主要是外线电力和发电抽水工作;四排则是为三个排提供技术设备的支持保障,有车床、电焊等修理设备。连直管的有勤杂班和炊事班。武器装备有手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全员130多人。来连队一个月之后,我才基本摸清我们连队是干什么的,也慢慢适应了连队的生活。
我们班有三台老式压风机,是苏联援助的。它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小汽油机、大柴油机和压风机。你要懂三机的构造操作和一般性保养维修。这一套操作技术,除书本学习了解掌握外,主要靠的是班排长和老兵的言传身教。七十年代还用这种机械,主要因为我们国家还比较困难,虽然已有了新式的机械的电动的压风机,但这种机械还是施工动力的重要补充,它的功率是比较好的。
二、连排班人员基本编制
我们连队当时编制是这样的:连队有连长、政治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连长李书安1975年转业后,一排排长王秉林接任连长,政治指导员张祝荣,1978年转业;副政指李恭杞接任两年后转业,第三任政指张冬生。副连长彭崇炳,一年后调团机械连任连长,副连长吴孚木后转业,副连长雷澄清1976年调修理连任连长,还有副连长覃门友;副政指魏永清,改工前转业。连部勤杂班有公务员、文书、司号员、卫生员、统计员、材料员、油料员和理发员。管理生活的有司务长和给养员。我所在的一排当时无排长,副排长王秉林主管全排工作,1974年提排长,1975年任连长;司务长万德元接任排长。我们二班班长先开植,1969年湖北秭归人,还有副班长山东人,有1971年安徽兵四人,四川兵一人,加上我这个新兵。其他三个排班人员构成基本差不多。1974年我排没分到新兵,1973年兵当了2年新兵。1974年的兵是重庆纂江的。1975年的兵是山东和贵州的,1976年的兵是云南大理的。
三、在紫阳的日子
1973年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新兵分到各连队,和同乡的15名新兵,还有福建的陕西的山西其他县的,共28人来到了位于陕西紫阳县的大巴山中。连队驻扎在襄渝铁路马坊梁隧道进口的一处山坡上。从学校直接来到部队,中间也没有在社会上锻炼过。一来每天上班就是三班倒,一下适应不过来,加上此地气候炎热,小病小痛闹了几次,所幸老兵们十分关爱,较快地度过适应期。
到连队近二个月的一天,因洞内掘进快,出碴、输送混凝土十分紧张,连队命令一排配合二排工作,在洞口推送混凝土矿斗车。车来车往,眼花缭乱,我从没见过这阵势,顿觉头大,差点撞车。副排长边干边指挥,要班长老兵带着我,从中午一直干到晚上八点多,虽饿累但精神没垮,真是一次打硬仗的锻炼。1973年9月初,暴雨倾盆。吃过早饭,紧急集合,冒雨抢险机械棚,那里存放着连队刚下场的大部分机械设备。有压风机、发电机、电焊机、车床等。我利用学到的知识,用圆木、钢管支底滚动的办法,省了力气,加快了抢险速度。人人汗水雨水搅和一起,一口气干到中午,把机械设备转到安全位置完成了任务。营里对连队给予表扬,也给我一个营嘉奖,这是当时我得到的最大荣誉。
四、战友情深
我是幸运的,三年连队生活,老兵照顾很多,我个头小,体质差,除统一行动,不可替代外,平时多有老兵照顾。早晨班里搞副业,不管轮谁值班,都让我在室内搞内务卫生,他们出去劳动。打猪草我很少背袋子,重的总是放在他们的肩上,即使统一行动也总是把轻的工作留给我,嘱咐我小心注意,连排领导也像兄长一样关心我们这些新兵,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和蔼可亲。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随着后来日子的到来,我才明白,那个时代,造就那样的环境,培养出那样的人。其实每个当兵的都是幸运的,受到组织的关爱教育,陶冶思想,增长见识,学到技术,为今后的生活铺了一条路。
五、心里的根
铁道兵存在35年,我也与不少战友共同度过11年11个月的时光。虽然她不存在了,但萦绕在心头的那个情节挥之不去,似乎扎下了根。我始终觉得铁道兵牺牲的战友是英雄,活着的也是英雄。参加过解放全中国,两抗美帝,形成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解放全国,保卫祖国而战的铁道兵精神。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而形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战争年代铁道兵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现在不少老战友之所以怀念铁道兵,是因为铁道兵精神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他们都曾经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刻骨铭心。见到老战友犹如看到一起冲向前线,一起摸爬滚打地过去。
铁道兵精神永恒!我们还是那个兵!

作者简介:李德全,1953年7月生,山西省岚县人,1972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曾任铁道兵二师七团二十连文书、四营部书记、团政治处书记干事。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党委组织部长、二公司工程项目部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2013年7月退休。
槛外人 2023-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