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济南》系列作品
四百年了,一位风尘下吏在济南的美丽人生(之十五)
侯林 侯环
济南,一座享有盛誉的山水名城、文化名城,然在众多描述济南的作品中,真正从审美的立场和角度,对其山水、人文进行分析、把握的却所见不多。许多年里,笔者沉潜于济南文献之中,每坐雨煮茶、窗绿正午,于桑梓之独特美质,辄有相顾、会心之处,不觉将辑成《审美济南》一书,今在《风香历下》将其中篇什与读者诸君共享之。
之十五:傅仲辰与济南人
傅仲辰写了济南的诸多风物,而他写的最多、写的最好的则是济南人。
他在济南交了无数的知心朋友,首先是亲如家人的四邻八舍。他称自己:“佳客贫中满,新诗醉后多”。(《答家人》,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十三)他在护城河上的邻居们,每年春天都会“以次招饮”,傅氏在《春霁邻人以次招饮》诗里,记下了这景况与自己的感动:
不羞贫贱人空老,长忆家园梦亦劳。
幸有比邻能好客,春衣留得餍春醪。
(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十四)

今日护城河上 王琴摄影
另外,每年的岁末,热情的邻居(不知是否为南邻酒家)还会请他一道饮酒茶话(《岁暮邻叟招饮赋谢》),这就难怪他离开济南之后,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吾庐”了。他在上面提到的《抵历下旧寓》一诗里,激动地写到他们再次相遇、邻居们问暖问寒的情景。(见上文)
从傅仲辰的诗集来看,他在济南交友众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刘氏山庄、华不注山庄的主人,还有济南的田山人、朱山人、书画家刘生等等,甚至济南某佛寺的静公上人,也成了他的好友。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傅氏的交友亦复如此。
《过朱山人幽居》:
竹篱茅舍对荷塘,佳客频过径不荒。
尽有图书分甲乙,无多彝鼎似周商。
缘思齐物除棋局,每厌浮名付酒觞。
卜宅真堪同蒋诩,我来可得拟求羊
(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之十五)

书影:《过朱山人幽居》
“竹篱茅舍对荷塘,佳客频过径不荒”,朱山人的幽居正是傅仲辰所向往的田园风味。然而,更为一致的,还是他们的价值观,即崇尚文化,读书养心,饮酒赋诗,厌倦浮名,这后者尤其难得而可贵。
傅氏《题刘生泼墨鹰》:
谁绘胡鹰浅淡色,老笔刘生善泼墨。
低压彤云酿雪天,兀立槎枒藏劲翯。
目光睒睗犹怒张,杀气稜稜动魂魄。
一兔深潜宿莽中,一雀惊飏愁搏击。
似欲飚起寒摩空,雨雪风毛恣倾侧。
铁衣健儿倘能如,边塞狐鼠久屏息。
牢落长将素壁悬,助我浩气胸怀剧。
试看喌喌堂下来,啄食不得争奔匿。
(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之十五)

李苦禅《松鹰图》
傅氏以十足动感与气势的笔墨,展示了济南画家刘生笔下胡鹰的雄健与威风,聪明的画家用一兔一雀的“深潜”与“惊飏”为之衬托,而诗人则称将此画挂在墙上,吓得鸡们不敢进食(喌喌,呼鸡声,亦形容鸡的叫声)而奔跑,虽不免夸张,然却将胡鹰的杀气一无所遗地表现出来。堪称妙笔。细品此诗,似亦有不得其遇的悲哀在焉。
傅仲辰与济南的簪缨世家朱氏也成为了好友,这缘于他的一次郊外旅游。
傅氏《雨后出济南郭外沽饮朱氏别业》:
长虹初断雨亷纤,郭外勾留逸兴添。
柳畔寻莺逢别墅,花间贳酒觅新帘。
晴峦滴翠刚迎面,活水分蓝直到檐。
半日松根容啸傲,主人爱客不生嫌。
(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之十七)

书影:《雨后出济南郭外沽饮朱氏别业》
一个“柳畔寻莺”,活画出诗人的浪漫及对于大自然的深情款款,然而,正是在这一“寻美听莺”兼“花间觅酒”(新帘,谓酒家)的过程里,他巧逢济南朱氏的郊外别墅及其主人,朱家那别墅好生靓丽(“晴峦滴翠刚迎面,活水分蓝直到檐”),然而,最感人的还是其热情好客、诗书传家的风范。松根,手指关节的隐语,我们由此可以猜想,他们在一起一定是猜拳行令,饮酒赋诗,无拘无束的,客人啸傲,主人爱客,他们显然成为了知心、融洽的好友。
甚至,在济南,在历城,处处都是他的家,他有着“见多野老如逢友,投惯柴门似到家”的美丽感觉。(《历城道中题壁》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十三 )
傅仲辰《出逢携尊者即藉饮作》:
客里难行乐,韶华徒自新。
垂杨将放阴,残雪尚余春。
偶逐寻花蝶,还逢载酒人。
相看兴不浅,藉草莫因循。
(清树滋堂刻本《心孺诗选》卷十三)

书影:《出逢携尊者即藉饮作》
他天真,如同儿童那样追逐蝴蝶;他率性,遇到素不相识的济南“载酒人”,便交为朋友,甚至一同坐在草地上相对饮酒作乐呢!
从风土相合到文化认同,而这后者尤其重要。文化与人情,这是傅仲辰与济南与济南人融为一体的关键要素。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