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鄂州市肢残协会主席邹志成兄相识已有好几年了,我一直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那年他8岁,读小学三年级,在一次玩耍中,被高压电夺去双手,落下残疾。他是没有双手的二级肢体残疾人,他也需要人帮助。他把别人的帮助化作更大的力量帮助身边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他说“人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身为残疾人的邹志成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希望,他不仅是生活的强者,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是中央文明办表彰的“中国好人”。

“志成益道”是他创办的助残志愿服务组织。他经常组织志愿者帮助残疾人朋友,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学习各项技能,帮他们就业、更好的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光他助残,受他影响的爱人助残,连他儿子,亲戚朋友也加入到他在助残服务队伍中来。以前是帮助残疾人朋友生存的困难,现在思想助残,技能助残、就业助残。

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技艺是他近期助残项目,鄂州市首届残疾人掐丝珐琅培训班在志成益道开班,他诚邀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市民协副主席李立志授课,40余名学员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学习掐丝珐琅技艺。

邹志成儿子和朋友对参加学习的残疾人朋友一个个手把手耐心指导。学习紧张有序,残疾人朋友脸上露出了灿烂笑脸,他们看到了阳光。

残疾人朋友在培训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其乐融融;下课时间到了还有的人还不愿走,只好让他们带回家去做。几天的培训,他们进步很大,作品非常精美。课余他们互相交流,发表感慨:只要有爱人间自有真情在。

他爱人和儿子的朋友还为大家准备了工作餐,干净卫生的午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因就餐食堂还有其他员工要就餐,残疾人朋友分批有序就餐,他们互相帮助,手好的帮助腿残的,腿好的帮助手残的。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现在,邹志成有了更远大的梦想,他在鄂州市残联、区残联、市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继续为残疾人有一技之长助力,为残疾人就业贡献力量。

他说:“一定要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要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付诸毕生的精力!”

邹志成授人以渔,传承非遗,传递人间大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学习他身残志坚的毅力,学习他人间大爱的精神,学习他高尚的人格。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邹志成及他的助残团队点赞,为“志成精神”点赞!

本文作者杨亮系鄂州市民协副秘书长、民俗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