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游学中国·走进美丽乡村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文明单位创建系列活动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实际,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月23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闭幕之际,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5个国际硕士项目的36名国际学生走进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应邀参加了由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主办,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朝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中非总商会协办的“一带一路·游学中国·走进美丽乡村”活动,亲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朝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累累硕果。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副院长殷成志、国际合作与交流办项目主管方曼和刘航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会长丁全宇、秘书长于晓军、副会长李春杰等陪同参观。




此次活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来自5个国际硕士项目的36名国际学生参与。他们来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和本科辅修等中文教学项目,以及国际发展硕士(MID)、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国际发展与治理硕士(MIDG)、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MPP-SDG)、“一带一路”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BRI)、“未来领袖”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FL)等英文教学项目。 在活动期间,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团总支书记陈浩楠、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执行秘书长边斌带领游览者参观了半壁店党群服务中心、半壁店村史馆、通惠河、郭守敬雕像及亚洲最大的再生水湿地公园--通惠·水谷再生水湿地公园,亲身感受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最后,游览者在通惠河漕运奥运文化广场签名合影。 活动结束后,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会长丁全宇表示:“这次活动紧扣“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题,让更多人看到了北京美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国际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推动构建一个文化包容、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并表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殷承志也表示:“这次游学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巨大变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文化企业商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希望通过系列游学活动的举办,向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为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之间的人文交流添砖加瓦,倡导沿线国家民间群体之间博爱友爱、互促共进的价值观,让文化交流架起中外友谊桥梁,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来自京徽志愿服务总队、翰林社慈善义工服务队全程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用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与国际学生生进行交流讲解,充分展现出了北京志愿者的优秀风采。志愿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用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责任意识、使命担当,诠释志愿的精神内涵,画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同心圆。社会在进步,志愿服务也在持续提高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成为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释放出暖心的正能量。展望未来,广大志愿者将同心协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续写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