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度即墨故城文化的再讨论

杨文新(平度古岘人):(在群中发其文章《康王城的故事》)古岘为胶东王都所在地,所以就有康王城这个特定称呼,简称康城,这也就是康城的由来。
李建英:廿年前后,当时的来自京济青规划人员一行三五人,到即墨故城勘察,看到村落街道宽敞,房屋高大整齐,沃田方正平坦,庄稼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到了朱毛城口,只见蜿蜒的土墙上,刺槐树和姜井子上下相互争势,储粮湾口分别立着文化和旅游单位立的两通碑。还有土著盖的“狐老师庙”。庙前化纸池的灰,与挂在歪脖刺槐躯干上的横幅,还有戴着眼镜,看上去有些年纪的似过去穷私塾的老先生,在蒙着红布的破木桌上,提着毛笔,准备给有需求的人“玄书”。气氛中透露着一点点神秘。 宫殿在哪? 火牛阵在哪?即墨三大夫在哪? 还有传说的百姓捡的秦砖汉瓦、成筐的即墨刀法化又在哪? 满脑子只有“思古之悠悠”...…
杨文新:过来玩玩吧,也许有很多您不知道的惊喜。
李建英:当回到桌前,正式座谈时,提出了这样的认识和疑问:1. 即墨故城所处地理位置,已经不是通衢了。2.沃野良田上能恢复古城?3. 古城设计不成问题,但谁投资?4. 建起古城后,以怎样的产业养活。特别是第4个问题,是设计和投资的疑虑。
当然,依稀记得提出这:1.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别是,最好是写出一时轰动的小说,扩大即墨故城在全国百姓心中的影响。建起来能像水浒城、横店那样,成为影视城,成为某些人的打卡地。2. 投资巨大,谁投得保证资金。3. 谋划好以城养城的产业。
就在这“当赶”,大沽河左岸的即墨市,开始规划设计“即墨古城”了。清华大学设计,53个亿投资。建设一个带汉味,又是隋后历史的古城。优势在于有城市人口的依托,有商业的布局,又能提升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山居人:据我所知,辛显令和谢维衡都曾写过电影剧本《火牛阵》,结果都是胎死腹中。宏大的战争场面需要巨额投资,没有著名导演和大牌投资人的参与,想做成这件事情只能是一厢情愿。我意有意于此的电影剧本作者,可否避开这种特别烧钱的情节构思,另辟蹊径,选一些以即墨古城为背景的其它题材创作,成功的概率可能更大些。
杨文新:山居人说的对。其实,古岘若果不拘泥于古,32军就是一个很好的遗址,这在青岛也不多见。
李建英:32军,时间不长,可以说“短命”,用词不当,但可以说明意思。其后骨干,也没有什么影响。若是能出: 聂凤智、王景昆、刘涌、迟浩田等名人,还有其血脉。没有可大书特书的那个什么。倒是9纵、13纵,应该大书特书。在新中国成立中,牺牲巨大,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贡献巨大。
还有1945 年平度解放后,吴克华、李炳令去东北的那三万人,后边四野的41军,42、43中有些骨干。
杨文新:是的,还有邢瑞五。
李建英:即墨故城、即墨古城,难打造,难道我们就没有抓手了么?好像不是! 我们还有特别的资源: 乐毅城、康王莲池、胶东王国离宫别殿,等等。
古岘镇,曾经叫过乐毅城。它正好区别于即墨故城。有它自己的内容。乐毅在此驻扎四年,就围绕乐毅文化,来琢磨琢磨古岘镇住地的打造。把古岘改回“乐毅城”镇。把五个寨子研究研究。把骑劫的乱营惊恐场面,用大泽山石雕来固化。在平度水泥厂东北,再挖池塘,种上莲花,再现胶东王赏花美景。在北山九龙池,打造胶东国王行宫,狩猎、避暑、辟谷、炼丹、承露、酿酒、学宫...…这些项目体量小,投资相对少,但内容喜祥、神秘、美观、诱人,令人耳目一新,让人向往。

李皓:群里的各位老乡领导,大家好!今天翻看了群里的有关聊天记录,觉得内容还是前个时期群里关于“石雷之乡”和“即墨故城”源起问题的延续,这说明大家还是余兴未减。所以也就不揣浅陋地再来附言几句。
“石雷之乡”也好,“即墨古城”也罢,其源头皆在我们平度,这一点海阳人和即墨人也都不否认,只是我们没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发扬光大问题上让海阳人和即墨人抢了先机。事实既成,我们也没有必要再照葫芦画瓢地非要再弄一个出来去与人家一决高下,那样就弄巧成拙了。更何况我们的大泽山处还有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面也有石雷源起的图文,即墨的“即墨古城”运营得也不怎么尽如人意呢!在古岘复活“即墨故城”,投资巨大,扔进去个十亿八亿的,根本见不着什么光景,仅以一个古岘镇的财力是很难做到的。整个平度市有没有必要投这个资?也还不怎么好说。我觉得倒不如像群里大家所提议的那样,在平度的有关地方,另寻历史文化发掘点,另起炉灶,开发一些财力上能承担的起的“具体而微”的文化旅游景点来得现实和可能些。
换个角度说,我们争“石雷之乡”和“即墨故城”的目的,也并不是非要去再造这二者,而是要丰富平度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因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厚重与否,最能彰显一个地方的文化实力,这也正是现今全国各地争这争那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我们文人们与其如此颇费口舌,倒不如学学群里的谢维衡、苗爱萍、张忠强们,他们寻准了各自的发力点,分别从草民抗战、刘谦初和罗竹风等平度名事名人着笔,写出了《草民的抗战》《暗夜之光》和《罗竹风传略》等精品力作,这对弘扬平度的人文历史是有很大作用的,效果也很好!
今天苗爱萍局长告诉我说,明天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要来平进行红色文化研究交流,并邀我回平参与,惜我明天已有活动安排,无法分身,否则真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方家们的真知灼见。
这个群的学术氛围很浓很好,感谢群主王永学主任打理得好!愿我们就平度历史文化多探讨多交流!
(泉歌据“天南地北平度人”微信群聊天录整理。)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