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宋元钧瓷坊在确定去的地方后开始上山,那条路类似于爬山,汽车在蜿蜒的上山路上穿行,一路风光很美,多次走错小路后终于来到宋元钧窑标本博物馆。
博物馆依山而建,顺山势高低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我们到达时刚好有包窑的客户来开窑拿钧瓷,考察组临时观看了王建伟大师为客户的小型开窑,宋元钧窑坊的考察工作只是观看了标本博物馆和开窑情况就匆忙结束。
午饭过后 ,禹州老字号负责人杨永华带领考察组来到申报老字号的饭店“福顺居”,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饭店很安静,申报人胡可闯在店里等候,福顺居的许昌名吃“福顺居烧鸡”是饭店招牌菜。胡家属于祖传手艺,胡可闯从小帮厨,手艺学习熟练之后,胡克闯把新时代的一些制作工艺加入了制作菜品中,卤制的猪蹄软烂可口,入口即化,名吃烧鸡皮脆肉筋,肉质成鲜美,招牌菜之一“肉沫焖子”采用禹州特产红薯粉加以肉汤肉沫剁碎之后出锅已定型,焖子透着肉香味,可沾汁可焦烧十分美味。
申报人把店里的招牌菜“福顺居烧鸡”、“肉沫焖子”及猪蹄端来让考察组品鉴色香味,因刚刚吃过饭,随行记者说,实在是吃饭太饱了,这个时候来品鉴您的美食需要有十分好吃的才能说个“好”,申报人胡可闯自信的说“那是,那是。”
申报人说,福顺居现在已经做了真空包装工艺,把卤品和焖子丸子等美食加以真空包装和精美礼盒,已经成为神垕人出门访友的必备礼品,也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购买,目前已经远销全国各地。
沐康堂梨膏糖
从福顺居出来,考察组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往禹州考察的最后一站,位于苌庄镇的“沐康堂梨膏糖”。
申报人张梦珂是第五代传人,她说:1876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民间古方梨膏糖配方被我母亲的先祖收录。我母亲的先祖根据收录的梨膏糖配方,在老禹县煎药师傅的指导下,经多年研究改良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梨膏糖熬制工艺,五代相传,造福乡里。
禹州历史上由于医药技术的高度发达,长期稳定的药材贸易,促进了梨膏糖产品的不断发展,加工、挑选、去杂、熬制、浇注、冷却、成型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浇注成型规范,规格繁多,梨膏糖的成型工艺独具特色,特点如下:成型美观、各式各样、均匀、厚薄适宜,大小适中、宜于保存 。沐康堂梨膏糖因其口味独特,效果良好,深受人们喜爱,每年销售几十万盒,销售金额现今已达到500万元以上。
许昌市民协主席韩晓民和老字号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士英在观察药材
考察组一行人参观企业厂区、生产车间、制作药材,在企业办公室听取张梦珂汇报并现场品鉴梨膏糖棒棒糖,对产品表示赞赏。
站在企业建造的八角亭上看四周,山水皆美,一个厂区带动一方经济 ,2013年至今,沐康堂团队依托古方梨膏糖等产品,带动当地下岗工人、应届毕业生、待业青年、居家宝妈等2000人实现就业,利用“空中课堂”、座谈会等形式给予他们就业辅导和免费培训,教他们学习写文案、做直播、制作短视频、打造自媒体及如何做电商、微商相关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产品并获得不错的收入,既解决了带孩子的问题又解决了家庭经济问题,带动他们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