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藏着济南的故事
黄爱玲

秋风送爽,阳光明媚,2023年10月12日上午10点“以地之名,相约历下”济南市历下区地名文化主题展在丽山美育谷拉开序幕。
本次展览由山东省民政厅指导,济南市民政局和历下区人民政府主办,历下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历下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历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一个与山、与泉、与湖、与河、与城共生的泉城济南,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古城,一个奏响时代最强音的济南展现在人们面前。



展览分摄影、书画、实物三大板块展区,围绕“地名文化”让公众更好的了解济南,宣传济南,爱上济南,感受地名文化的魅力。济水之南称济南,历山之下名历下。
地名,记录着文化历史,承载着风情乡愁。作为一个千年古城,人们总能在济南的地名里,看到过往的荏苒岁月和斑驳风采。
作为济南的老城区,历下区有许许多多的特色地名,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千佛山,曲水亭街、芙蓉街、起凤桥街、王府池宽厚里、子,东更道街、西更道街、天地坛姐、将军庙街、县西巷、县东巷、后宰门、双忠祠街、鞭指巷、辘轳把子街……漫步于历下区的一条条老街巷,仿佛穿越在时光隧道里,一不小心就会被老济南的沧桑所感染。深藏着不凡的艺术,镌刻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传承千百年的地名相遇,碰撞出泉城之美、历下之魂。
一幅幅老照片,显示了城市的呼吸和脉搏,历史的变迁,唤起城市尘封的记忆。每一个地名里藏着一个故事。地名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济南是水做的城市,泉水泡茶、泉水中畅游是济南人特有的福利,是大自然对济南的厚爱,地名里也体现着水文化,不是江南水乡,却是黄河岸边稻花香;小清河通航;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护城河里泉群喷涌,黑虎泉三个老虎头日夜不停地喷吐着泉水,游船荡起浪花穿梭在泉水中,行走在画廊里;清泉石上流,明湖泛舟;护城河露天泉水游泳池中畅游。
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内,故得名。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改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流落到民间,“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但名字依然气派。珍珠泉后沿院墙西侧的西更道街向北走五、六十米,向西拐几个弯,听到人声,走过去,一池碧水,豁然眼前。过去到王府池子,池子都没闲着,里面总有人在游泳,说明它的人气极高。后来环境改造提升,禁止游泳了,池水清澈见底,王府池子南侧是人们赏泉的地方,树有石碑一座,上写“濯缨泉”,另有凉亭一座。
后宰门街被誉为济南版的“丽江古城”,位于历下区,是济南市中心城区东西方向道路;东起县西巷,西至曲水亭街;北通岱宗街、钟楼寺街,南邻院后街、通珍池街。长406米,宽4.6米,沥青路面和石板路面结合。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中记载为“百花桥街德府后”。因大明湖南门路南有一池名百花洲,百花洲以南有一座百花桥,桥以百花洲而得名,百花桥街又以桥而得名。
明成化二年(1466年),德王朱见潾修建德王府,王府共有四门,南为端礼门,东为体仁门,西为导义门,而依照元、明时的惯例,王府的北门一般叫做厚载门,“厚载”一词见《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街在厚载门之外,清代称厚载门街,后又讹传为后宰门街。
对于济南的街巷,我有着特殊的感情,有很多地名还是从父亲那里听说的,父亲对老济南很是熟悉和眷恋,宽厚里原来叫宽厚所,辘轳把子街,街名听起来就很有意思,现在的共青团路过去是估衣市街,是老商埠区,老字号瑞福祥布店就曾在这条街上经营。听父亲讲济南老街巷的故事,我也对济南的街巷很感兴趣,齐鲁晚报文史研究院院长雍坚老师,在做记者时可谓是小巷记者,他十几年坚持走街串巷,拍摄和收集了很多济南街巷的老照片,作为一名“异乡人”,雍坚老师却成了济南知名的文史研究学者,出版了《济南城记》为代表的20余部关于济南的文史类作品。《济南城记》留下了济南多少记忆,我买了这本书,送给父亲,父亲很是喜欢这本书,翻看着一张张老照片,给我讲每一张街巷照片里的故事,老济南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时光荏苒,带走了多少记忆。父亲93岁高龄离开了我们,今年已有三年之久了,看着展厅里的一幅幅老照片,心中不禁有些哀思,如果父亲还健在,我一定会陪父亲来看展览。寻找老济南的记忆。
济南的变化太大了,高楼大厦林立,CBD428米高楼像是一根“擎天柱”高耸入云,宽阔的马路两旁不凡鲜花盛开,高架桥,隧道四通八达,地铁穿梭于城市中,休闲娱乐不用远行,山体公园,街心公园就在家门口。芙蓉街、宽厚里里的烟火气和文化气息,是必打卡地,小街巷里又能寻找到诗情画意的泉水人家,曲水亭街小桥流水,泉水欢腾,杨柳依依,坐在河边听泉水叮咚,喝一碗用泉水泡的大碗茶,泉水的甘甜与茶叶的清香完美融合在一起,入口回味无穷。刘鹗的《老残游记》,其中一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为人熟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让济南的美再也藏不住了,“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秋天》中这样描述道。
济南是一座现代与古韵并存的城市,为保护传承济南地名文化,在历下区活跃着一支全国首支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他们不辞辛苦,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里,把对济南的热爱,对历下的情结,用他们的声音和行动传递着地名文化,让历下的地名家喻户晓。让“二安”故里更赋有内涵。本次展览旨在讲好历下地名故事、传播历下声音,讲好济南故事。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让奔涌的泉水叮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