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秋连国庆,佳节难相聚。每年9月~11月正是候鸟迁徙过境的黄金时段,也是偷猎者疯狂觊觎欲享饕餮盛宴之时,护鸟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守护在新邵、隆回、新化三县交界的十重大界"千年鸟道",全程守护候鸟安全迁徙过境。
这个国庆节,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绿色卫士大队、邵阳护鸟营十几名志愿者,联合新邵、新化、邵东三地护鸟志愿者,日夜守护在"千道鸟道"羊古坳。
国庆节当天晚上,十几名护鸟志愿者在该联合会副会长尹文兵、秘书长胡浴明的带领下,不惧山高、坡陡和弯急,也不惧夜黑、雾浓和露重,更不惧山顶寒风刺骨,艰难地来到十重大界最高点"千年鸟道"羊古坳蹲守。
当天夜里,志愿者们一直巡守到深夜两点多,并未发现偷猎者踪影,却意外发现一副巨大的"天网"。网上有一只奇怪的大鸟,正在拼命地挣扎,并且发出撕心裂肺的哀鸣。志愿者们赶紧小心翼翼地把大鸟取下网来。所幸大鸟并无大碍,只是受到了惊吓而已。待平息后,大鸟喝了志愿者递上的水,吃了些苞米粒。吃饱喝足后,大鸟深情地望了望志愿者们,好像是在表达谢意,最后恋恋不舍地飞走了。
根据志愿者们拍摄的视频和图片,该联合会会长李志明先后向邵阳学院教授张小明和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罗曼匀沟通,最终确认志愿者们国庆节当天晚上救助的那只大鸟叫池鹭,国家"三有"野生动物。
【延伸阅读】
池鹭(拉丁学名:Ardeola bacchus),又称红毛鹭、红头鹭鸶、沼鹭,是鹭科池鹭属鸟类。为中型涉禽,属于较小型鹭类,成体体长37~54厘米,体重200~400克。池鹭夏羽头颈部为深栗红色,背深蓝灰,尾白色,喉以及颈前细长的区域为白色,下颈栗褐色,其余为白色。冬羽头颈胸褐色和淡黄色交错,背呈暗黄褐色,其余似夏羽。
池鹭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它们栖息于湖泊、水塘、沼泽、稻田等漫水地带,常单独或小群活动,性情大胆,常在水岸觅食,食物包括鱼虾、蛙类、小蛇、农林害虫及少量植食性食物。
2000年,池鹭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22项)。2016年,池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评为无危物种(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