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语言文字学学者万幼斌前往华容区临江乡粑铺村余家榨屋进行方言田野调查。
余家榨屋位于长江南岸,有两个村民小组,一百五十多户。余姓宗室源发浙江,迁官豫章(南昌),宦游来楚。明代黄州卫世袭所镇抚代有其人,族人皆居黄州府城陶家巷。
明代,余氏十一世祖余承宣充任黄州卫所镇抚之职,屯田四石两斗,屯所武邑芦洲(今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上粑铺),史称承宣屯所。黄州府名儒余鲁山有子八人,其子或在黄州冈邑庠内,或事商贾。惟五子余宏泽志在农桑,于明代某年到江南承宣屯落籍。
余宏泽为余家榨屋始祖,其后裔约于清嘉庆或道光年间经营古式木榨。又因榨油经营有方,价廉质优,童叟无欺,美誉名播鄂东南,塆子故得名芦洲余家榨屋。
语言文字学学者万幼斌,鄂州人,1976年12月入伍,正师职,大校军衔。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历。中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湖北省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湖北省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学者万幼斌治学严谨,已经出版的著作有《鄂州方言志》、《字音会集研究》、《冷凳热茶——万幼斌军旅作品集》、《梵寺惟心——万幼斌摄影作品集》、《我的父亲母亲画册》。此外,他还是谱学专家,已经出版有《悠悠万事——万幼斌论谱文集》,还有《中华万氏史话》和《中华万氏宗谱总目》两部专著待刊。
语言文字学学者万幼斌多年来致力于鄂州方言的研究,几十年间深入(全市各乡镇及重点)村塆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和记录了第一手原始材料,架构出独特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他已经出版了《鄂州方言志》,如今又在此书的基础上,对鄂州方言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拟出版《鄂州方言研究》《鄂州方言词典》《鄂州方言语法》等部专著,对鄂州方言形成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
方言调查在余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临时办公地进行,所选调查人员要求一直居住在村中,方言没有受到别地方言的影响。
学者万幼斌平易近人,亲和力强,工作勤奋,治学严谨。和村民们交谈,犹如邻家大哥。
方言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语言的相互融合,方言许多有价值的特点,倘若不记录下来,将会消失殆尽。学者万幼斌几十年来,为抢救鄂州方言,走遍了鄂州的大小村落。
方言,是纯正的母语,根植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保护方言文化,让回家的路更温暖。
本文作者(寒溪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