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
集中调研活动在济南市市中区举办
来源:市中贴心民政
为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工作,凝聚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9月19日,山东省民政厅在市中区举办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集中调研活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一级巡视员陈克相、地名管理处处长王素青,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毅,市民政局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王燕,市中区政府副区长张源参加活动。


由地名志愿者带来的地名主题曲《这里是市中》拉开了本次集中调研活动的序幕。“1904年经纬命名的街,辗转了百年未曾改变……”集中展现了市中区悠久的地名传承与独具特色的地名故事。

济南市市中区、淄博市博山区等6家试点单位分别就各自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助力地名工作新形式进行了交流发言,来自高青、惠民等县(市、区)的参与地名文化保护的社会力量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












以凝聚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为目标,本次集中调研活动搭建了不同试点之间的交流平台。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还与省民政厅共同签约成立了山东省区划地名研究平台,为地名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张志毅指出,各级民政部门要着力提升地名工作水平,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机制,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流程,统筹协调、多方动员,从不同角度、领域发挥特长,集众人之所长,为地名工作带来新的视角、新的启发,为地名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陈克相强调,要持续健全完善地名管理议事机制,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一是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既要保护传承老地名,又要发展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地名;二是要处理好雅与俗的关系,让地名有内涵,更要好用好记、喜闻乐见;三是要处理好名与利的关系,让地名“名”副其实,发挥地名产业能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要处理好机关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发挥引导协调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让地名丰富多彩。

为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集众人之力弘扬市中优秀地名文化,近年来,市中区民政局大力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新模式,不断强化与社会组织、企业和热心群众等社会力量的协作力度,逐步形成“以专家学者为大脑,以企业组织为躯干,以地名志愿者为四肢”的“三位一体”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新模式,最大程度发挥不同领域社会力量的资源和优势,梳理出“挖掘—整理—研究—保存—宣传”全链条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新机制。2023年6月,市中区被评为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试点单位。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同志及各地市分管负责同志、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试点单位及个人代表参加活动。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