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功县游凤镇,今年种植西瓜数千亩,远望青白色的塑料大棚连绵不断。
时至白露节气,先一两天就听说有不少人在这地方捡拾西瓜,自己多少还是将信将疑。恰逢周六,又临傍晚,自己与妻便说出去转悠转悠,看看自己能不能也捡个漏。
一出村,就见过往的拐迪车就有两辆从眼前闪过,上面明晃晃的西瓜装满了车厢,还有骑着电摩的群众,在脚踏板上横放着扎紧口的蛇皮袋,圆鼓鼓的西瓜撑满了整个袋子,如果能够再装,估计还会再装些的。看来,捡西瓜是真的。自己知道就近的路,但为了能到稍远点的地方捡西瓜,自己便穿过游凤镇向北,决定到上半年捡石头的张台下边的漆水河岸那看看。但出了紧邻游凤镇北边的村子,虽然西瓜地大棚一个接一个,就包括马上快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就是没见捡西瓜的迹象,自己就开上张台村西,顺着南北路一直向南,等到来到要去马台的路上,这才见到路边有不少电摩,北面南面的大棚外,有附近百姓出出进进。哈哈,到地方了。

将车开进里面,见到了在这里给干活的两个群众,他俩坐在一个水池边休息。一搭话,才知他俩是给这里拆棚的,自己看到跟前的一个塑料桶里放着应该是大棚上的什么部件。俩人告诉自己,要捡瓜蔓是活的西瓜,死了的,也就是瓜蔓枯萎的不要。另外,一些过小的也不要。

而自己正是受了这话影响,弄得都不知该怎么捡了。因为除了明显坏的,像腐烂的,裂口的,裂缝的不要之外,其中就有个头大的。这些大的西瓜,全是藤蔓死了的,自己在开始没有捡拾。可在遇到有个大西瓜蔓把明显干枯着,自己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摔破了它。结果,正如图片拍到的,竟然是好好的。自己顿时觉得太可惜了。吃,当然是吃不了的。无奈,只好弃于棚内。

而俩人告诉自己与妻子,过小的是生的,并当面摔破了两三个后,自己一看,还果真是。估计也是到了收工时候,俩人与自己说话时间不大就离开了。

在与妻子捡寻西瓜的时候,就有群众也在周围的一排一排的棚内捡拾西瓜,有的人将拐迪也开进西瓜地里这大棚之间的路上,并将捡的西瓜往车上在装。

回来的路上,也见捡满西瓜的小拐迪在我们前面行驶着,自己试图拍照,但车灯一打,回来看到的照片是模糊的。
自己在想,尽管今儿个开始路过的那些西瓜大棚没有开放,可这边这样一做,不能不对那里卖西瓜会造成影响。还有,我们好多养殖种植行业,就像这样的西瓜一样,规模化,连片化,不能不说是有气候,不能不说有垄断。可一旦缺少了市场,或者市场饱和的话,那就会产生从起初的高价,甚至离谱的天价一下子跌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样,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不说,吃亏的恐怕只有这些养殖者种植者自己了吧。

因此,回归计划经济虽说还有些遥远,而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难道就可以放任自流吗?看看我们多少地方一哄而起的产业,有多少风风光光兴起,又有多少还能够风风光光坚持到最后呢?这西瓜,好在还有人来捡,如果是其它方面,就包括好多产业在内,如果没有一定的计划性,估计在退出市场的时候,不少的东西堆放在那里,恐怕也成了一堆无人要的垃圾了,甚至,也成了公害。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