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排出不畅,是常见的儿童排便功能障碍,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大类。多数病例为功能性便秘,即结肠、直肠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
(一)症状
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排便费力,有排不尽感或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甚则需要手法辅助排便。
(二)体征
长期便秘可发生肛裂,严重者继发痔疮和直肠脱出。直肠性便秘者肛门指诊可触及粗而坚硬的粪块,若直肠空虚,可能为结肠性便秘。
(三)辅助检查
腹部X线造影、腰骶椎X线造影、X线钡剂造影、内镜检查、B超检查、CT或磁共振(MRI)检查、直肠肛管测压(直肠肛管静息压、收缩压)和直肠肛门抑制反射。
(四)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先天性巨结肠、机械性肠梗阻等鉴别。
(一)一般治疗
婴幼儿应有合适的食谱,人工喂养时应减少牛乳量或在牛奶中增加糖量8%~10%。较大儿童可增加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挑食、偏食。
(二)西药治疗
1.缓泻剂 镁乳剂、乳果糖、番泻叶、液状石蜡、聚乙二醇、麻油。
2.胃肠促动药 多潘立酮。
3.微生态调节剂 双歧杆菌。
(三)其他治疗
1.排便训练。
2.生物反馈治疗。
(一)基本病机
本病主要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坐少动、劳倦过度、药物等所致,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相关。基本病机为大肠通降不利,传导失司。
(二)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
证型 | 常用中成药 |
乳食积滞证 | 保和丸 |
燥热内结证 | 麻仁丸 |
气机郁滞证 | 木香槟榔丸 |
气虚不运证 | 补中益气颗粒 |
血虚肠燥证 | 通便灵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