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北部风情 一一师恩难忘
王光刚
随着岁月的流逝,激情燃烧的青春开始沉淀,唯独不沉淀的是那些刻骨铭心的事。
师恩,是我一生中难以忘却的事,即便偶尔忘却,也会在不经意中想起,时时常常地泛滥,犹如父母养育之恩绵绵长长。 不是说,每一位老师,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都记忆深刻,也不是说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位老师的心目中的座次均衡。
孔子,弟子三千也不过七十二贤人,其他的人都去哪了?其他的人难道都不贤?以我判定,其他的人不是不贤,只是贤的不一定在文化上有建树,在文化上有造诣;或者一生中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没有做官那么显赫,没有做官那么荣耀,没有金戈铁马那么威风罢了。
然而我们这些平凡的学生,又怎能与孔子的弟子相比呢?想成就一番事业,比登天还难。在我看来,没有大恶,就该算是贤了吧?多圣贤的老师也有平凡的学生,多平凡的学生也有可敬的老师。 有的老师教授了我们文化,有的老师教授了我们做人。
我有一位可敬的老师,教我做人的故事,虽四十年过去,岁月久远,仍历历在目。
一九七九年,我在博山区蕉庄农业中学就读,有几位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其中一位叫周老师。 他身材高大、笔挺,脸黝长,说话和气,讲课抑扬顿挫,最使我忘怀的是一一从来没有见过他为了私事,耽误同学们一节课,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家庭特殊,爱人长年有病,时好时坏,两个女儿都在上小学,儿子还小,搁在家里放心不下,就带着儿子来回上下班,穿衣吃饭照顾孩子,教育孩子都是他一个人的事。
老师们主动帮忙照顾看护,带到学校的孩子,同学们都喜欢跟那“小家伙”玩。我和几位同学放校后,跟在周老师托着儿子的自行车后面,边走也聊,不知不觉三里路走完,到了周老师的家。 我们那时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为他人着想的道理不懂,看到老师忙里忙外做起了饭,也不知道帮一下,只是学在一起闲聊,想要走时,老师却不让走了,非留下吃了再走。饭菜虽然普通,但需要有人做啊,十六七岁正当装饭时节,三五个煎饼不在话下,几个人一顿就是老师一家人一天的饭量啊,关键是谁来做饭啊?这不,还需要老师亲自来做呀。
吃饭时,还不忘教育老师;“老师呀,你这么操劳,即使耽误凢节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谅解的”。“我如果耽误几节课,别的老师有事怎么办?自己的事苦点累点不算啥,学生的课最重要,学生的课一节也不能耽误,我是党员,要起好的带头作用”。
我们有一次去老师家,也是好几个同学的样子。不管老师有多忙,与他争论起了《白蛇传》里面的人物,那时《白蛇传》电影刚刚上演,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右,还充斥着我们这群新开发的处女地的大脑,坚持法海法师是正确的,小白小青是蛇妖,不能勾引人类,祸害人类,她们是以爱情为愰子的骗子,吃恶果的是善良的人们。
老师说:“这部戏主要表现的是美好的爱情,破坏美好爱情的人,你们说是好人吗?这部戏已经抛开了,牛鬼蛇神之含义了,看问题要多方面,多角度,辩证地看,不能单以“好”与“坏”来判定,要与时俱进地看”。
不论老师怎么阐述,我们始终坚持,坚信人妖不同类,不可能有爱情,更不能让她们褒贬爱情。想想那时,看看现在的时髦语言,“法海你不懂爱”,还真是越来越不明白了。法海你真的错了吗?法海你真的不懂爱吗?看看现在的爱情,只要物质基础足够厚,声望足够大,什么牛鬼蛇神,什么地富反坏右,全有爱情,连小白都自叹不如,法海也无计可施,老师也始料未及。人们对爱情的玷污,已经超过牛鬼蛇神了。
时间悄悄流逝,转眼两年即逝,临毕业千叮万嘱,“毕业后,务文学要花力气,做到如痴如醉,不懈地努力,坚持再坚持,才能出成绩”。
我们当时心比天高,怀揣天蓝蓝,海蓝蓝之梦,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气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业后,
跟着老农早出坡,晚收工,跟着前辈们打零工,干活不会用巧,一天下来,一有空就想坐下,一坐下就想躺下,一躺下就呼呼地睡过去了,疲劳到极致,饭都懒得吃了,哪有时间读书学习啊!老师三番五次来我家,劝说我老爸:“老人家,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不要毁了他,让他有点时间读书吧?!”生产队里的事,工地上的事,老爸说了也不算。挣工分就得下力,挣钱养家就要付出。
一个已经毕业,已经离开校门的学生,老师已经没有义务,没有责任来培育他了,没有误工费时的必要,已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况且没有一丝一毫的报酬,但老师还是这样一如既往地关爱我。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师们,还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老师为我订了云南个旧文艺,专教写作的教材,为了提高我的阅读量,帮我订了好几种文学杂志,还预谋帮我报考电视函授大学,其实那时函授电大挺好考的,努把力,好多人都考上了。可是有什么用呢?远水不解近渴,为了生存,我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无力分心读书。
可怜我的老师,为了我,对我的父亲都称呼“老人家”了,其实父亲比老师大不了几岁。
一个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位比父母还疼爱自己,比父母还关爱自己的老师,能遇到一位亦父亦师亦友的老师,这需要几辈子的缘分啊?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啊!这需要多大的造化啊!这需要多大的福运啊!
“昙花一现情深,芬芳弥漫红尘”。
若干年来,老师继续教书,我为了生活,几经改行改业,忙忙碌碌,书已经放弃,师生若干年不曾相见。想必老师早已退休了吧?我们爷俩,如果今生有缘,我一定找到他,亲口对他说,周老师,谢谢您,尽管我不才,但我没做大恶,我还是“贤”的,我真的想你了。
祝天下的老师们,健康快乐,长寿永恒!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