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美小子
飞 飞

堤口铁路宿舍有一家理发店,在我们家住的9号楼下。不是门头房,是用了西单元西住家户的一个朝南的房间,北间是个缝纫店,进出仍然要走我们的门洞。理发店东墙上有两面大镜子,镜子前面摆着两个理发专用座椅。西南角上是洗头的水池子,西墙有两条长条凳供等候理发的人排队坐。理发店里有两个理发师徐阿姨和杨阿姨。徐阿姨比较厉害,嘴不饶人,我们小孩子都怕她。杨阿姨的脾气好,从不训斥小孩子。她们知道我们是谁家的孩子,都能叫上名字来。那是六十年代,剃一个头要一毛钱,宿舍里的大人孩子很多到这里理发,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不断。

从“孟母三迁”的故事看来,生活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这在我身上也得到了些许体现,我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注意讲究发型了。这大概是受理发店的影响吧,见得多了就会有比较。看着大人的发型好看,不喜欢给小孩子剃的帮子头,露出个后脑勺,忒难看了。理发时我给徐阿姨提出了要求,把后脑勺的头发留下些。被徐阿姨一句话给怼了回来:“小孩子剃大人头不好看”。我心里不痛快,却没敢反驳,只好又剃了一个帮子头。

我心有不甘,再次剃头时特意找杨阿姨。杨阿姨听了我的要求后,微微一笑,没有吱声。电推子开始在我的头上响起,感觉刀头在后脑勺徘徊不定。剃完头我回到家,拿了一个小镜子,对着大镜子看后脑勺。左照照右照照,见头发留的比原来要多一些,只露了半个后脑勺。虽然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但比过去好看多了。看到那些大人的发型,只是在头发的最下端蹭了蹭边,还有的两边鬓角留了起来。我想剃这样的发型,却不敢明说。只是要求后面留大一些。我的努力还是有效的,后脑勺的头发逐渐留多了起来。

开始懵懂爱美的我,怎么也没有想过要剃个光头。这次排队没有赶上杨阿姨。夏天小孩子们要剃圆头,徐阿姨在我的头中央从前往后下了一推子。这一推子剃的狠了一点,几乎贴着头皮。等把两边的头发剃过,中间仍然显露出一道推子宽的白痕头皮。那时只有“牛鬼蛇神”才剃这样的头。徐阿姨犯了愁,中间已经剃短了无法挽回,只好商量给我剃个光头了。电推子怪叫着在我的头上风卷残云,把尚存的头发一扫而光。望着镜子里面陌生的光头,我真是欲哭无泪呀!徐阿姨拍了一下我的光头说不收钱了。我无奈地走出了理发店,引来了小伙伴们的一阵嬉笑。
唉,让臭美从头再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