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迁徙松茂茶马古道变迁(15/17)
左显成(四川)
剑南节度使严武率兵西征中写下《军城早秋》
汶川至理县一带,为唐代维州范围,维州治所屡迁,在北宋时,因与山东潍州同音易误而改名为威州,就此汶川县威州镇的来历。这条通向马尔康西行的路线317线公路国道,在历史上也曾有是过金戈铁马岁月。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广德二年(764)秋天,剑南节度使严武率兵西征,收复失地,他在途中写下《军城早秋》一诗: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是一名武将,他作诗不多,却留下了六首为人传颂。这首诗很有气势,为历代诸多选本将这首诗词收入书中。
杜甫正当在严武的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读了严武的诗写的《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
此仗为全胜,杜甫正当在严武的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读了严武的诗,自己蛮有感慨,就和上了一首诗《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诗圣杜甫这首,豪放刚劲,不亚于严武。滴博岭在维州,蓬婆乃吐蕃城名,元明之际诗人贝琼有诗:“蓬婆雪岭高崔嵬,横绝青山飞鸟回。”
薛涛被贬松洲诗
唐朝女诗人薛涛曾一度被贬到边关松洲,并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时间。薛涛何其人也?薛涛出生于唐朝,薛涛他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做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薛涛八岁那年,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她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薛勋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郧竟没有没想到,他才八岁的女儿薛涛,能跟着颇有灵气的诗句来,却他父亲心里又为他的女儿生忧,有不详之兆感觉,“迎来送往”形容风尘女子的词!在那一瞬间,他恍惚中看见捧在手心的女儿,将变成了风中摇摆不定的枝叶,心里扎进一根拔不出来的又细又软的针刺一样的痛。
没过多久,薛郧因为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四川,一家人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安稳日子没过几年,薛陨又因为去云南公办,染上瘴疠命丧黄泉。
母女俩生活立刻陷入困境,母亲不得已,将14岁的薛涛,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16岁时又加入乐籍,成了一名官妓。
身处娱乐场的薛涛,许多风流浪漫的著名诗人都有来往,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人物也有诗赋往来,成为熟人。
出具娱乐圈越来越多,宴会也不少,薛涛被邀请出入各种高端场所,规格也越来越高。,吟诗作赋,妙语连珠,翩翩起舞,歌惊四座,很快就成功跻身大唐文艺圈。
贞元年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硬要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写下《谒巫山庙》的诗: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看罢,拍案叫绝,感叹到,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少女子之手的薛涛。对薛涛没有刮目相看,从此韦皋府中每有盛宴,薛涛就是侍宴的第一人选,很快她就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随着韦皋慢慢地对薛涛的了解,便让她参与一些案牍事情。让她她写公文。文采奕奕,细致如微,很少出错。韦皋感觉薛涛大材小用,他急忙向朝廷奏则,为薛涛申请“校书郎”的官职。
“校书郎”主要负责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官阶仅为从九品,这项差事一般都是男士所为,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
大诗人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做起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位女子担任过“校书郎”。官职碍于旧例过于严格,虽然没有申请下来,却给薛涛“女校书”就这样叫开了。
薛涛的名号越来越响,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很多都通过走薛涛的路线,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行贿我就敢收。
虽收下这些贿赂,又全部上交给了韦皋,但在剑南地方闹得沸沸扬扬,有损韦皋的官誉,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将薛涛发配到了松洲(今四川省松潘县),以示惩罚。
薛涛受到惩罚,也不敢不相信,顿时就感到恐惧,毕竟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走在如此荒凉的路上,道路非常难走,薛涛立马就给韦皋写下求情诗《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一)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二)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长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薛涛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样,她后悔自己不该当初,进入宦官领域,就有受责难的处罚,还得受罚到松洲。启程到松洲。
薛涛赴松州后,居住在松州城北7公里处的高屯子,该地是屯兵之关,也叫高屯堡。仅有几户农家与官兵同住在这个小城堡内。高屯子依山傍水,东边是蜿蜓南去的岷江源流,西边有一条沟谷,沟中溪流从钙华石上流淌,水呈黄色,当地人叫黄水沟。春夏时节,沟内杜鹃、西仙、百合等野花盛开,秋季红叶满山,沟底垮石岩峰高耸入云。薛涛常漫步于蜿蜓曲折的岷江边,徜徉于黄水沟的溪畔与花丛间,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美好的大自然。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薛涛始终住不习惯,而感觉捆绑了她的手脚,没有展翅高飞的前景,时而生怨言,积多成疾的样子,总不开心,提笔写下《十离诗》,其中选三首:
一.犬离主
驯抚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二.《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三.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这十首诗分别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喻自己,而把韦皋比成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
薛涛完全将自己比作附庸的工具,应该全心全意的伺候主人,现在惹的主人不开心了,全是臣妾的错啊。
诚心认个错,一哭二闹三上吊,对韦皋怕是没啥用,估计只会让他更反感,脾气好点,也不至于发配到这里来。最后《十离诗》
韦皋读了《十离诗》后,才有所感动,召回薛涛回成都,继续留在韦皋的身边,两人和好如初。
这次磨难,让薛涛看清了自己。她也明白过来,韦大人看似是个靠山,但自己跟他养的宠物并无分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高兴的时候宠着你,不高兴了直接像扔一个物件,有多远滚多远,生死与他何干?
薛涛,她20岁时,在松州(今松潘)羁留大约一年时间。据《薛涛传》载:贞元四年,韦皋破吐蕃于清溪关外。黎州刺使韦晋来成都述职,行《千字文》,为涛所讥。蜀为大镇,皋镇蜀期间,边功尤伟,人且誉诸葛后身。使车至蜀,每先赂涛,涛亦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皋既知且怒,于贞元五年罚涛赴松州。
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获得了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了花草和郁郁葱葱的菖蒲。那一年,她才21岁。
安意如曾这样写薛涛:“薛涛长袖善舞,青史留名,倒是幸事一桩。像薛涛这样的女子,还是做歌姬的好。寻常男子配不上她绝色的姿容和才情,也难有那个心胸去包容她做个才女;若做个深闺贵妇,或者小家碧玉,前者空虚无聊,后者日日操心家长里短,日子久了,再好的珍珠也成了鱼目”。
唐宋的歌姬不同于日后倚楼卖笑、任君挑选的妓女,他们只歌舞助兴,不卖身失色,尤其是达官贵人宴席间应酬的女子,大多是有姿有才的女子。娥眉婉转,胸有文墨,多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薛涛梧桐树下一语成谶的故事非常有名,明代的《名媛诗归》一书,记载了这个故事。王健前蜀皇帝曾为薛涛写下《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可见松茂茶马古道多苦,只有体验人才知道,唐朝女诗人,才女在她被发配松洲后的感受,生活艰辛,四面是山,冬天寒冷那种味道,四门不能出的寂寞。
作者:
左显成(1947.6— ),男,资中县人。1964年参加水电建筑施工,1978年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地下建筑毕业,在水电十局教授级高工退休职工,现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自费出版有长篇小说《我要成家》,《浓浓校园情》业已完成长篇小说《大山深情》和《花蕊夫人》等作品。还写有诗歌和散文作品,发表在《西南作家》杂志、《中国诗歌网》、《人民网社区论坛》、《当代文学艺术网》、《四川文学网》、《麻辣社区四川论坛》、《美篇》。编著的《人民心中毛泽东》。
通联:都江堰市外北街408号, 邮编:611830. 电话18200569415,电话微信。QQ号593505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