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人系列之十——退休是另一种美好
于 波

人生像高铁,一段一段地延伸。旅途中有上坡有下坡,有鸟语花香也有荒原沙漠。记住美好,让心情一路欢歌。
出生在黑土地,每天有馒头吃,背着书包上学,迎着朝阳,我的脸蛋应该是红红。在一个叫白灰矿的地方读小学,不用像其他连队的学生天天劳动,很少有时间摸书本,我是幸运的。上初中,有知识青年给我们当老师,矫正我们的发音,学普通话,我们在书声朗朗中进步,我们是幸福的。
春游时,老钓友告诉我们迎风抛竿,顺风撒尿。劳动时,车老板跟我们讲,望山跑死马,远道无轻载。上山救火,老连长警告我们遇到山火迎风跑。冬天踢足球把耳朵冻得叮当响,有人会用雪帮你搓耳朵。农村给了我快乐的童年,也丰富了我人生经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每一段的美好随着时间车轮渐行渐远。记住的是一路风景,不愿提及的是苦辣辛酸。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有的是直线,有的是螺旋。列车员常说,火车不怕慢就怕站。人生也一样,你可以慢行,但不可以停下来,因为目标永远在前面。
人生像一场马拉松,起步轻松充满豪情,中途艰难遭遇各种风险,最后凭借毅力到达终点。一程赛跑的意义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完成每一段的过程中传递希望和美好。
有人说,人生是用事情把时间填满,我很赞同。我的邻居退休后,到处旅游,参加大合唱,报摄影班学习,比上班时都忙,我觉得他是充实的。退休了,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是每个结束职业生涯的人必须面对的。那些退而不休的科学家、艺术家不会有这种困扰,因为他们把一生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前些天去上海和杭州游览,有两位艺术大家的生平吸引我长时间驻足,他们是吴昌硕和李叔同。在上海博物馆,在吴昌硕纪念馆,在杭州西泠印社,都有吴昌硕的成就展览。这位集诗、书、画、印四全的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巨匠和社会名流。他从14岁开始学刻印直到83岁去世,艺术追求伴其一生。
在杭州,我寻觅李叔同的足迹,窥见他的金石情缘。这位民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以研究印学为宗旨的“乐石社”首任社长。这是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织的学生社团。他经常带领学生到“西泠印社”参观学习,而且他们成绩斐然。随着李叔同淡出世事,“乐石社”也印石封存。这位在人生每个阶段都辉煌耀眼的弘一法师仅在世62载。他的“悲欣交集”绝笔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职场我们也曾是森林中的栋梁。秋风扫过的是落叶,绝不是我们精神。
我观察过手摇转经筒的藏族老人,也跟蹲在村口晒太阳的大伯攀谈过,那转动的是真诚,那沐浴的是岁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只有你自己的心灵才可以引领你的行动。
我想起了宠物猫和狗。在职场,我们做忠诚、仁义的小狗。退休后,做一只猫吧。它不只独立可爱,它还活的真实。
2023.7.23于深圳颂德花园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