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模范
文/铁四师 翟基生
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我难忘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志愿军二级模范”、铁道兵第四师十九团后勤处副处长于琛,他是我入伍后身边最熟悉的“老模范”,也是我在军旅峥嵘岁月里,激励我前行的榜样。

△抗美援朝二级英雄于琛
1971年6月,我调到团机关宣传股,跟着老报道员陈志保学习新闻报道工作,在采访抗美援朝“志愿军二级模范”于琛时,聆听过于琛《牢记我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报告。
耳闻目睹,我才得知于琛是吉林省双阳县人,1928年10月出生,1948年12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抗美援朝时他是志愿军铁道兵团第四师第四团卫生连班长,并在抗美援朝战火中荣获“志愿军二级模范”光荣称号。从此,于琛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形象。
于琛平易近人,可亲可敬。那个年代讲“斗私批修”,他在给新兵作报告中,回顾自己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劲头挺足,不怕苦,不怕死,当全国解放后,曾一度有过“解甲归田”的念头。这时,部队首长就给他讲宗旨,讲“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使他提高了思想觉悟,逐步树立了“人类解放我解放”的思想,振奋了革命精神。后来,于琛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卫生员工作。
1951年2月,于琛在朝鲜大同江铁路桥梁和风霞车站的反轰炸抢修中,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身负重伤仍然一次又一次地穿过战火硝烟,冲过200多米长的大桥抢救伤员。
绷带不够了,就把大衣扯了用,夹板没有了,就用柳树条子代替。经过一个多小时奋战,于琛先后抢救出12名战友和4名朝鲜伤员,并转移到安全地带,荣立一等功,并被上级授予“志愿军二级模范”光荣称号。
老模范于琛“要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士,就要认真学习,刻苦磨练自己”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

△抗美援朝回国后的于琛
回国后,于琛牢记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在荣誉面前狠斗“骄”字,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作风;职务高了,狠斗“官”气,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
无论何时何地,于琛身上始终彰显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奋斗在祖国铁路建设上。

△于琛下连队
于琛常说,奋斗的人生最精彩。1963年铁道兵十九团刚组建时,他在卫生队任队长。从不“居功自傲”,经常和医务人员一起为抢救战友的生命没日没夜的忙碌着,还亲自带着医务人员送医送药到施工一线。
在铁道兵十九团后勤处副处长岗位上,于琛更是与干部战士打成一遍,坚持“三同”,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
他每年用60%以上的时间深入施工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战士,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连队解决物资和生活供应问题,成了基层官兵的知心朋友。
铁道兵十九团仓库是他“干部参加劳动”的定点单位,他经常和干部战士一起搬材料、扛水泥、运物资,为修建通古铁路提供物质保障。平时,机关只要有集体劳动,他总是带头参加。
1972年6月的一天,机关干部决定到部队农场去劳动。同志们想到于琛刚刚病愈出院,不让他参加。可于琛却说:“不参加劳动,慢慢地手脚懒了,可是个大问题!”他谢绝了同志们的好意,带着大家出发了。
到了农场,于琛拿起锄头,卷起袖子就干了起来。盛夏,烈日当空,蹲在高粱地里锄草,闷得透不过气来,刚害过病的于琛,头晕腰疼,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不停地往下淌。
挨着于琛锄草的同志几次关心地对他说:“副处长,你有病,去休息吧!我们捎带着就把你这垄锄好了。”于琛风趣地说:“你们在这儿劳动,我去休息,当‘观察员’怎么行!”说着,继续和大家干了起来。

△于琛(中左)与官兵接受艰苦奋斗教育
于琛不但严于律已,还严格教育子女。他经常说:“让孩子从小艰苦点,长大了就不至于忘本。”他的大儿子于泽涛参军前,于琛经常让他穿着打补钉的衣服,吃粗粮和咸菜;还叫他在课余时间、节假日领着弟妹到驻地生产队干活。社员见了都说:“老模范教育子女真严啊!”
于泽涛参军后,于琛仍不放松对他的教育。一次,于琛出差路过于泽涛所在部队驻地,他便利用转车的机会找泽涛的领导和战友,了解泽涛的思想情况。
当他知道泽涛有爱花零钱的情况后,便给泽涛讲了旧社会的苦难家史,说:“咱们吃的、穿的,都是农民、工人的汗水换来的,在工作和生活上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于琛回到部队后,还通过书信对泽涛进行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于泽涛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再也不乱花一分钱。

△照片左起第4为于琛)
于琛言传身教,他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铁道兵的精神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耳濡目染间沁入子女的灵魂,融入子女的基因。也在部队传为佳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时代的坐标,一支队伍的象征。追忆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于琛先进事迹,他的军人品格熠熠生辉,让我心灵上受到震撼,精神上受到洗礼。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注:配文照片均为铁二代于军梅同志提供;图片源于网络(鸣谢原创作者)
槛外人 2023-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