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街召开青头潜鸭栖息地保护项目研讨会,豹澥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吴鹏飞、党政办主任刘波、河湖长办主任苏瑜、团工委书记黄琼,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会议。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目前,豹澥湖发现青头潜鸭有110余只,但由于诸多原因,如今的青头潜鸭的生存状况堪忧,保护青头潜鸭势在必行。
会议开始前,街道领导、基金会负责人、观鸟协会专家一行共同前往豹澥湖青头潜鸭栖息地进行了调研。现场调研结束后,一行人返回豹澥街道办事处,至二楼会议室正式展开会议。
会上,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生态板块项目经理李响、武汉市观鸟协会秘书长明亮、豹澥街道党政办主任刘波分别将所在单位目前对豹澥湖青头潜鸭所开展的工作、调研和志愿行动成果、栖息地保护项目需求等进行了汇报和讨论,并结合豹澥湖的湿地水系、环境资源、青头潜鸭筑巢分布、整体数量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从鸟类保护、珍禽栖息地营造、湿地资源监测、科研工作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不仅如此,大家也回顾了前期所开展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议最后,吴鹏飞主任和王利民副理事长达成共识,总结三点:一、回归本源。了解清楚青头潜鸭选址豹澥湖原因,发掘环境建设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深入研究,从专业的角度出具分析报告,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二、提高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政府,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将社会组织自发意识上升到政府意识,由下而上推动青头潜鸭的保护工作,呼吁全民参与保护青头潜鸭、保护湿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三、打造IP。各单位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合作,成立专项基金,以专业角度提供支持,完善基础保护设施,集中火力将青头潜鸭打造成豹澥街道特色IP,推动豹澥生态经济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会,豹澥街道、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武汉市观鸟协会三方结合豹澥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本底条件、青头潜鸭分布情况,从系统化保护、科普宣教、人才培养、湿地共建共管等方面对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同时,三方也建立了良好关系,为未来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