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于天阔书院
四个一解密菏泽发展
【编者按】:一个地方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关建在于能否找到发展的密码,《菏泽,突破!》高瞻远瞩的破译了菏泽发展的密码:
以一记耳光,唤醒菏泽党员干部为民的初心,将个人的荣辱与民所需溶为一体,以牺牲精神解民于倒悬。
以一个战略,为菏泽的突破聚集资源,拓宽渮泽发展的空间。
以一代网红,启动菏泽人民科学发展意识,掌控科学发展密码。
以一朵花开,充分开发资源,选准菏泽定位,擦亮菏泽独有名片,展示繁华的明天…
经历25年,菏泽的经济排名从山东省倒数第二位、GDP总量不到200亿元、全国城市排名120名以外到如今实现了从“全省垫底”到“奋起直追”再到“跻身中游”的“三级跳”,2020年、2021年、2022年坐稳山东老八的位置;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跃居第69位,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菏泽是全国地级城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
菏泽究竟是怎样实现突破的?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就能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突破的轨迹。
01
一记耳光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任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革命老区韩集公社,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倪巧云老人。周振兴握住重病中老人枯瘦的手,问还有什么要求,倪老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这一幕极大地刺激了周振兴。事后在曹县县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周振兴说起此事,言语激动,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
此后,在周振兴的带领下,菏泽地区吹响了向饥饿宣战的冲锋号,在山东全省率先推行大包干,掀起了农村改革高潮,菏泽一举由粮食净调入地区变成了净调出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占山东人口不足十分之一的菏泽,输出了山东六分之一的商品粮。
周振兴耳光故事前后的时代背景,是另一个角度的菏泽突破的“前传”。
菏泽突破的基因或许从此时,至少在主政者的施政中就已经种下。
1988年,时任菏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的刘洪仁,提出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分析研判发挥的菏泽“三大资源优势”和建立“四大市场”的施政理念,对菏泽影响深远。
被称为“陈卖光”的改革闯将陈光调任菏泽地委副书记、常务副专员后,在菏泽开启了诸城“卖光”的升级版“送光”——菏泽原第二制药厂,以84万元卖给一家民营企业康得斯生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山东恩奇制药有限公司。后来几经股权更迭,现在是著名的步长制药;山东达驰公司整体划给山东省企业托管经营股份公司,达驰公司被注入资金2500万元,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花冠酒厂实行了股改,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
02
一个战略
菏泽之所以长期经济发展落后,交通区位上处于明显劣势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山东省定下“突破菏泽”战略的1998年,菏泽第一条高速公路——菏东高速公路(现为菏宝高速菏泽至东明段)建成通车,四年之后的2002年,日东高速公路(现为日兰高速菏泽至巨野段)竣工,2004年,济广高速(济南-菏泽段)开工建设,2007年正式通车。其后的十年间,德商高速(现德上高速)通车,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鲁西南地区打通了直达中原城市群的大通道。
“突破菏泽”战略首发之后的十年,2018年9月,山东公布了《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继续加大对菏泽支持的力度。这意味着“突破菏泽”战略2.0版本正式实施。
2021年12月,鲁南高铁全线贯通。这条高铁的开通,结束了菏泽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2023年初,山东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发布《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回溯过往,1994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2010年突破千亿元,2013年突破两千亿元,2018年突破三千亿关口,2022年突破4000亿元。全市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亿元至突破百亿元用了45年,从百亿元至突破千亿元用了16年,从一千亿至跨越三千亿元仅用了8年时间,从三千亿元到突破4000亿元则用了4年时间。
从“输血”到“造血”,从被动扶助到激发内生动力,菏泽的崛起,正是滴水穿石的力量。
03
一代网红
新时期下的菏泽,似乎在一点点诱发着“网红”基因,进而赶上了互联网电商经济的时代风口。
2009年底,曹县丁楼村党支部书记任庆生和妻子周爱华买回一台电脑,开了菏泽第一家淘宝店,主营当地的传统产业——演出服装销售。2011年,经营演出服装的网店达到100余家,丁楼村因此成为菏泽的第一个淘宝村。 如今,曹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服饰生产基地,占据了淘宝表演服饰产品70%的网络销售额。
曹县更是坐拥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的称号,仅次于浙江义乌,成为网红界津津乐道的“宇宙中心”。
民有呼,官有应。民间的“网红”与电商的自发涌现,得到了官方的顺势而为。到2018年,曹县成为国家商务部确认的国内全网销售百强县,曹县与浙江临安、江苏沭阳一起成为国内“电商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三大模式之一。菏泽在产业布局上也有效引导,规划形成了表演服装产业群、木制品产业集群、农副产品产业集群三大电商产业带,因此也成为全国比较早的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关系的地级市。
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带动菏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2021年,其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32亿元,增长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7%,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04
一朵花开
2012年,“中国牡丹之都”正式落定菏泽,牡丹成为菏泽发展的一张名片。
据菏泽牡丹产业发展中心统计,菏泽观赏牡丹有9大色系,10大花型,近1300个品种,种植面积达48.6万亩;2021年,全市牡丹产业总产值近百亿元。与此同时,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芍药鲜切花产业的发展。如今的芍药市场上,菏泽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菏泽芍药种植面积约3万亩,用于切花的有1万多亩,2022年投向市场的鲜切花在6000万支以上,占到全国市场5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
2021年,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首次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北京冬奥会期间,100余盆催花牡丹与300盆牡丹插花作品,相继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特有魅力。
从一朵花到牡丹全产业链,菏泽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大、品种全、产业链条长的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核心区。
“网红”、淘宝村与电商的成功,也让牡丹这个传统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网络销售逐渐成为菏泽催花牡丹市场销售的主渠道,抖音、快手直播成为最新的销售方式,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或网店销售已成为村民的“新农活”。从菏泽全市牡丹销售总额来看,大宗牡丹订单约占15%,淘宝、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的销量占到70%左右。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花开富贵,花开富民,但菏泽的突破与崛起,绝不仅仅是一个后发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如果放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视角下看,在鲁南、皖北、苏北、豫东交界地区,菏泽是在探索一条发展之路。
(本期内容摘选自全国著名政论刊物《决策杂志》《菏泽,突破!》一文。)
-END-
本期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