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葛公镇初级中学“双减”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东至县葛公镇初级中学不断夯实“五育”并举的主阵地,优化作业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切实践行减负,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工作举措。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常规及师德师风培训会活动,开启并推进“青蓝结对”工程,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制定互助计划并实施,达到教师队伍“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来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坚持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组织开展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本单元、本章节或者某一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流每周自己在教学中值得各位教师借鉴的教学方法。围绕“双减增效”思路,了解课堂特性,精心钻研,细心设计,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讨论到练习,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优化作业体系,切实践行减负。作业优化设计遵循“两减三提”原则。双减要求作业必须有适度的量,初中生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因此“两减”是指一减不符合学生生理和学习特点的过重作业负担;二减简单、重复的低效作业。双减的另一关键是提质,一提书面作业完成的及时性,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平时书面作业在学校完成。二提书面作业的有效性,优化作业设计,设置分层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三提实践作业的多元性,让学生多动手、多探究、多实验、多实践,提升综合素养。为了确保作业优化设计能落地,学校制定多项措施和机制优化作业管理。平时建立班主任统筹协调机制,设置作业公示栏,由班主任对一天作业进行调控。


开展多彩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精心组建了涵盖阅读、棋艺、音乐、篮球、足球等多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展示个性,培养特长,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安徽青年报记者 王浩淼 通讯员 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