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景阳镇,不去南天门无疑是件憾事。地处南山深处的南天门,是一处闹中取静、静中带幽、幽中见古的佳地。它像一块翡翠,炫耀着别具一格的生态绿源。久闻南天门旖旎之美,在端午小长假的睛日,我随郑州业余户外队的朋友徒步进山去一睹南天门的绝美风景。

南天门,位于洛宁县南部,距县城41公里,是洛宁和栾川两县的分水岭。它在景阳镇上宫金矿东南方的深山区,海拔1760米。传说古时候玄武祖师在这里修行。祖师受元始天尊点化,乘大鹏鸟游历天下时,在这里的石板上留下了足迹,人们称其为脚迹山,又称南天门。神奇的传说与秀美的景色相结合,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方名胜。

行走间,同行的杨岭村支书杨建亚边走边为我们讲述着唐太宗李世民登南顶封禅时在此修行宫的神奇美丽的故事,带我们聆听那远山寂静,感知那原始森林无尽的神秘诱惑。

这里,没有吵闹,没有喧哗,繁华和世俗渐渐退去,回归自然的情愫逐渐萌生。南天门是内敛而沉静的,一身素裹的绿装,一丝幽幽的清气,素面朝天地迎接八方来客。这让饱尝打造、包装、炒作和粉饰之苦的我们倍感亲近。山间,各种鸟叫声叽喳啁啾,不绝于耳。拂面而过的风倍感神清气爽,树叶调色的芳香扑面而来。一路上行,树冠华盖,满眼滴翠,遮天避日。阳光穿隙射入,犹如无数把利剑刺将下来,光怪陆离,斑驳成影。我遥望晃动在树冠缝隙中的串串光圈,念悠悠之天地,思生命之渊源,抚今追昔,慢慢品味这部绿色的历史。

在南顶庙,有10座道观,佛道合一,被称为“全神址”。此处终年云雾缭绕,飘渺的神韵,渐渐淡忘攀山的疲倦.让让人心自然安宁,异常淡泊,不自觉地虔诚严肃了起来。

从最高处的无极老母殿西侧往上攀登,我们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地攀越而过;遇陡峭崖壁,则抓树根、草丛或藤络过去。虽然有些艰难,穿行在绿野仙踪一般的山林里,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置身于一片清新的生态空间里,自然的淡泊和岁月的无痕时时处处涤荡着心灵,使人纵有万千思绪也能在瞬间归于平静。脚步愈深,山的意味愈浓。棵棵参天大树,挺拔如擎天巨柱,遮天蔽日,主宰着一方土地。那最粗的一棵怕是有二百多年的树龄,可称树尊,仰望树梢,顿生敬意。我们都不敢用力触摸倒下的,长满青苔的树干,因为它的上面留有岁月的年轮。

一步一景,一弯一重天。美景虽看不够,爬山的路却是艰苦异常的。现代生活的习惯早已让双腿功能锐减,几里山路之后,早已气喘吁吁,心跳加快,不得已驻足抚膺叹息。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话不虚也。痛苦归痛苦,仍然是要去追寻旅游的快意,去寻求那无限风光,于是不惜气力继续向上爬去。

登无极顶时,虽然气喘吁吁,但仍是莫名的兴奋,似乎离天界更近了一步,向下望去,又是另一番灵动景象。天空湛蓝如洗映衬着连绵不断的山峰,真真是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北望景阳川,沃野千里、田园似棋,洛水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情油然而生,以至发出“无限风光在险峰”感叹。欲登天门顶,情雅毅必坚。徒步也像人生,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偶遇路途中的各种精彩,终点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返程路上,脑海中,南天门寻幽吸氧的惬意依然在飘荡。流连于名胜古迹间,感受千古悠悠的泱泱历史文化,真可谓“人间有奇景,登临快哉风”,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