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为何岭南人爱吃狗肉?
四时轮回,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到了。在岭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除了人人吃荔枝外,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吃狗肉了。在夏至这一天,很多乡村的农家乐,纷纷推出“狗肉煲、狗肉火锅”之类的招牌菜,吸引顾客光顾。这一习俗,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

“鸭怕十四,狗怕夏至”。在广西,夏至有狗肉节,广东也不例外,不少地方也叫得很响。狗肉性温,具有壮阳补肾的效果。民间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等说法。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可见,夏至吃狗肉由来已久。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下来,也包含一定的养生学说。中医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观念,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升高,特别是夏季,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了阳气宣发太过,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虚衰,所以适宜“春夏养阳”。

岭南人对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