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6月,一批学生即将别离母校,走向新的人生场域。面对相处了三四年的学生,作为教师的作者再次叮嘱,希望他们不忘初心,抗拒平庸,历经生活的洗礼,依然坚定地追求理想的花火!如今,又有一批学子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现将此文分享给将要同母校别离的学生们,愿诸位前程似锦,不负凡生!
送给匆忙离开母校的学生
李宗刚

今天,我教过的五位硕士生就要离开山师了!他们原来规划好的别离母校的种种姿态尚未及展示,而别离已翩然而至。别离母校,就是如此的匆匆!
在今天这样一个平淡的日子里,我依然忙着总是处理不完的稿件,无意中看到一段视频。这是一个经常在抖音上讲演的人,从他的打扮来看,像是一个农民——一个已经进城且拥有了知识的农民。看了他的演讲内容,我才知道了他的名字——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不普通的是在他的名字后面缀上了教授的称号,我恍然意识到,这是一位农民教授。这位农民教授讲的是他从贫寒的农家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
他讲的故事很朴实——这都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他讲了自己的起点是怎样的低,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既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又跌落在追赶路上的人,他不管如何奋斗,都不会考上大学。然而,有一个人不相信这一切,这个人就是他自己。凭借着自己给自己鼓劲与支撑,他终于考上了大学!
他的故事让我想了很多:我们每个人将来成绩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的家庭,也不取决于自己目前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志在诗和远方的意愿。实际上,所有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都注定我们还未出征便被自己打败——我们不是倒在了跋涉的雪山草地,而是倒在了自己的安乐窝里。
在我的五位学生毕业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作为教师,已经无法再按照预定的计划为你们践行,无法像往年那样,在把酒问未来中再次重复不知道多少遍的嘱托。但我知道,你们从离开母校的这一天起,所谓的诗和远方这样圣洁的字眼将受到世俗和现实的浊浪侵蚀;我知道,你们怀揣梦想、迈着坚定而自信的脚步走出母校时,肯定会五味杂陈,既有对自己的青春场的留恋,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母校,等着吧!再过10年,不,也许是60年,我一定会回来向你汇报,在无限期的跋涉之后,在经过风雨见到彩虹的瞬间,我的脑海里首先闪过的便是要还自己今天许下的这个愿!也许,你们默默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并没有大声地说出,甚至也不敢向师长坦诚地表白,毕竟,你们也不知道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伟大或一个与伟大毫不沾边的人,但我相信,你们肯定会不负生命,肯定不枉知识对蒙昧人生的烛照,肯定会无限渴望未来的岁月会绽放异彩——那是别人没有的异彩,那是你们追赶自己梦想的异彩,那是你们绽放给这个世界的别样的异彩!
那些已经别离母校多年的老学生,在面对你的师弟师妹循着你们的人生轨迹走出校门时,可曾在心中闪过一星半点的火花,在明明暗暗乃至摇摇晃晃中,你们心中的火花还能否照亮即将展开的人生之路?你们是否准备放弃艰难的人生跋涉之路,回到自己业已被框定好了的一隅,让自己沉浸于生活中,在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遮蔽那曾经令自己激动过的火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深感不安,为你们当初踏上问学母校之路而不安,为你们当初让梦想的火花闪过黑暗的星空而不安——如果没有进入母校,你们也许会循着前人走过的道路走下去,在这条路上你们无需怀念曾经闪耀过自我人生星空的火花,因为你们的人生根本就不曾因为思想的摩擦过而闪现过所谓的火花。然而,自我意识已经复苏的你们,却再也无法回到那种虽蒙昧但快乐的状态了。
每到学生离开母校的时刻,我的心总是伴随学生的远去而留下一段无法填补的空白,思绪依然像扯不断的蚕丝缠绕着学生:那些已经点燃了梦想火花的你们,到了奋斗空气稀薄的单位,还能否可以长久地呵护曾经闪耀的火花?在生活的狂风暴雨中,你们是否还经得起洗礼?在那没有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掌声的日子里,你们是否学会了自我坚守?
尽管现实残酷,我还是期待着,你们在对未来失去勾划能力和信心时,依然会咬牙坚持,即便一生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起码能够保持自己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应有的那份高贵和优雅!因为,我们已经在自己的学生身份上,又备注了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知识者这一身份——这是一个深深地烙刻在我们的心底深处的身份,就像那个永不放弃追求的农民教授一样!
——本文原刊于《大众日报·丰收副刊》2020年6月21日
刊发时有删减,现为原文




中国鹰王团扇大师王照华作品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