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旅行
铁13师/刘光清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出旅行,不但快乐,而且还能增长知识、见闻。看看山绿,听听水声,游一回梦里水乡,找一份宁静;观一次浩瀚大海,找一份澎湃;走一趟万里边疆,尽享异域风情。
5月是一个和暖的月份,春之末尾,夏之开始,风是那样的轻柔,不燥热,不寒凉,加上绿荫艳阳,鸟语花香正是旅行的好季节。趁此季节,5月中旬我和老伴去了辽宁的丹东、大连,胶东半岛的烟台、青岛,被那里的景色、景观所迷恋,留下难忘的记忆。

一、参观“断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
辽宁丹东之所以成为我国边境重要的旅游城市,便是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与反侵略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多年过去,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还留下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残垣、断壁、伤痕累累、弹孔斑斑的“断桥”。它记载着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这里旅游观光,感受红色情怀的游客络绎不绝。
5月14日我和老伴到北京办完事乘高铁从北京怀柔出发,到了丹东已经是下午6点。这里的旅行社安排我们住进了一家普通的宾馆。第二天随当地旅游团乘大巴车开启一天的旅行。8:30大巴车绕过一条条街道来到了鸭绿江畔。走近鸭绿江,滚滚滔滔的江水霎时让我的心掀起阵阵波澜,鸭绿江畔果然名不虚传:江的对岸是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朝鲜,穿越连绵的高山,鸭绿江一路奔涌,绵延千里汇入浩瀚黄河……我们的第一站是月亮岛,这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小岛是集旅游度假、娱乐于一体的度假胜地。随后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鸭绿江断桥”景点。鸭绿江断桥于1909年10月建成通车,在朝鲜战争期间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因此在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每天派上百架B一29轰炸机进行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三座桥墩被炸塌,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
我和老伴认真观赏了“断桥”的外形,它像一个苍老受伤的“钢铁巨龙”,静静地卧在鸭绿江上,身上斑斑铁锈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一批批中华优秀儿女是怎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对岸的;桥上成千上万的弹痕像一只只眼睛,见证着恨与爱的硝烟。看着这些弹孔,仿佛听到了天空中美军轰炸机的轰鸣声;又仿佛看到了中国军民英勇抵抗美机的轰炸,一架架美机被击落。桥身漆为浅蓝色,意为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

其实,横跨在鸭绿江上的断桥有两座,除上述提到的位于振兴区江岸路的,另一座是“河口断桥”。它的原名为青城桥,是当时连接中朝两国的公路桥,位于丹东宽甸族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河口公路桥,总长709米,宽6米,高25米,载重60吨,钢筋水泥结构。1942年12月建成通车,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傀儡和朝鲜当局建成的,是日本罪证之一。
鸭绿江河口公路桥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自安东(今丹东)河口、辑安(集安)等地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7师、第40军118师由此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的多架轰炸机,扔下大量炸弹,将大桥中间9孔长约200米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索性就在河口的农家院用餐,地道的东北菜令大家赞不绝口。同时,听导游介绍下午参观著名的河口断桥,我们一边吃一边听导游讲述河口断桥的故事。于是,午餐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在导游带领下乘船去参观河口断桥和领略鸭绿江两岸的风光。
下午3时我们终于到了河口村,下了船登上桥面,最耀眼的是桥的两边栏杆飘扬着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各面旗帜分别标有各师团的番号。桥面上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的忙于拍照,有的哼着志愿军军歌,学着志愿军昂扬跨过大桥的姿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我连忙掏出手机给老伴拍了个珍贵照,然后挽着老伴奔向中方断桥的末端,这里用钢丝牢牢拦截着,防止游客不慎掉到江里。我拍完照,深深地呼吸鸭绿江的新鲜空气。站在断桥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眺望鸭绿江,这里碧波荡漾,风光秀丽。当看到鸭绿江边人们安逸舒适的享受生活时,更加感慨和平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返回断桥的前沿,我们仔细端详瞻仰了矗立在桥头两边的志愿军英烈雕像:有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烈火英雄”邱少云、“铮铮铁骨”黄继光、“人在阵地在”杨根思、“舍身救朝鲜儿童”罗盛教等。山河为证,岁月为铭。望着这些英烈们无不让我肃然起敬。于是,默默地向他们致敬!是呀!他们的英名连同他们的英雄事迹成了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他们的伟大功绩将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的英魂虽然留在异国他乡,但守护着身后的祖国人民包括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英名。
如今,沿江两岸群峰竞秀,桃花飘香,九岛十八湾烟波浩渺,处处是一片祥和景象,鸭绿江水静静地流淌,祖国山河已无恙。我们更要铭记历史,守望家园,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与美好生活。
在丹东我们共游览了两天,第二天上午观看鸭绿江日出;上河口火车站旧址;观看朝鲜姑娘歌舞表演;下午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2:3O时,我和老伴兴致勃勃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高53米,象征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宽10.25米,共计1014块花岗岩台阶,正面是邓小平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背面是记载志愿军英雄业绩的塔文,箭头式的纪念塔直指苍天,英雄气概高耸入云。我们每登上一级台阶对志愿军英雄们的敬意之情就增加一份,仿佛又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过纪念塔,由一组巨型雕像组成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恢弘的气势呈现在我们面前。抗美援朝纪念馆创建于1958年,1993年新馆落成开馆,是目前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馆厅正中是毛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的巨型雕像,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为背景,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生动画面,将我们带入前半个世纪的岁月……
走过序厅,我们开始参观陈列馆。陈列馆的建筑面积为5800平方米,拥有抗美援朝战争文物12100余件和历史文物7300多件,大到战车、枪炮,小到钢笔、纽扣、象棋。每一件都充斥着战争的灰尘、痕迹,每一件都有战士的印记和鲜血,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它提醒着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才是对英烈们最高的敬意和感激。
陈列馆中的英雄模范烈士馆,悬挂着抗美援朝中的两名特级英雄杨根思、黄继光的照片,还有50名一级英雄及中国各省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名册。我们轻轻地走过高高的朱红色大理石名册墙,心中满怀敬意。心想,他们是那么年轻,为了国家,为了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国家的安宁、百姓安康。没有人不为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没有人不为他们的爱国精神所鼓舞,人民英雄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走出画馆来到露天兵器陈列场,面积2000平方米,陈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器械。
虽然参观的时间很短暂,战争被浓缩成照片武器等静止的画面和物品,但是这些照片物品将我们带回到战争的场景中,体验硝烟、爆炸、冲锋和伤亡的场面。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意识到: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被称之为伟大的战争,首先是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体现。中朝两国在和平受到威胁、领土受到侵略时,联合起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打败了武器装备精良,张牙舞爪到极致的敌人,验证了:“正义的战争必定战胜非正义的战争”。

如今,抗美援朝战争已过去70多年,但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和它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
(待续)
槛外人 20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