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五点多,自己来到了乾县北面的净土寺至龙岩寺一带。
今天多半天的雨已经消停了,虽说仍阴云布满天,可此刻不像下雨时那么阴晦了。不用说,要短时间再下雨是不可能的了。
来到宝鸡峡干渠上,原以为渠内可能流水非常的大,让人心有余悸。可是来到后,只见大渠底部有小小的水流刚刚将渠底铺满,缓缓地流着。如果人下去,连脚面也不会淹没的。这分明是降在渠里的雨水从上游缓缓流过来了。
站在渠岸,只见东北方向的土塬横亘在远处,绿色随着土塬断面的地势或凸或凹,或高或低,一展自然无尽的魅力。可以想象,再有两三个月,这断面的绿被一定更会郁郁葱葱,更加葱茏茂密。

与远处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旷野与身后西侧仅仅隔着宝鸡峡干渠的的土塬上,不是没有收割的麦子就是收割后好没有好好收回去的菜籽粒。因为这里有不少坡地,这样的地方经常种的是油菜。按说往年,此时此刻早都收了菜籽颗粒。但由于最近的恶劣阴雨,致使不少收割的还带着菜籽粒的秸秆被雨天的雨水下湿了,不少菜籽秸秆已经发霉发黑。这怎么没有受损失呢?像这样的菜籽秸秆被收割后没被脱粒下菜籽粒的情况还有不少。

与之相同遭遇的是,一些坡地的小麦也是能够收割的,但天气的干扰相比往年明显迟了。那种成熟得越早的麦子越是受亏,体现在麦穗发黑,麦粒发芽。有个别靠土崖的小麦地里的麦穗上竟然出了青青的麦苗了。据了解,后面还有阴雨,如果说今年的麦子以及油菜没有受亏那一定是说瞎话了。

自己也看到有个别田块收割了麦子,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多,自己估计是昨天大晴天收割的,要么是先几天收割的。麦熟天,最忧心的就是这天气了。想到国外收割小麦随即就烘干了,可是我们的农业有烘干机吗?有,又有多少。就是有,能让农民们用得起呢?
像今年这样,任由天气使粮食减产的情况在今后还会再出现吗?每一位真正关心农业发展的人以及我们的主管农业的政府部门恐怕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