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华容园浅夏的芬芳,凝一个楚藩大道五彩的梦,在这个醉人的五月,天空一尘不染,遥远的天际,蓝得一如洗过一般。华容城区街道两旁的绿树,一行一行的氤氲出浓浓的翠绿,车辆静静地川流来往。抬起头,因为是仰面直视,觉得天空深邃、高远、光洁,她仿佛纯蓝的绸缎铺展开来,只可惜太高太远,不然,伸手摸一下,一定会舒坦到心里去的。两边的楼房间向阳之面都镀上了一层金黄,明明亮亮的,却不耀眼刺目,绿树的枝叶在柏油路面投下明暗对比极为鲜明的树荫,斑斑驳驳。

这时,有洒水车驶过,街道便如描了眉的女子,更加清爽了,越发显得华容城区初夏早晨的阳光是这般的美好,好像这阳光专门是来打扮这初夏的颜色,是特地为经历过边境作战老兵们此次川渝行弹奏的“送行曲”。
(一)
5月10日早晨,姜焱国、吕三民、童国斌、余梦林、骆起生等参战老兵川渝行汽车从华容城区出发,沿沪渝高速、岳蓉高速急驰,当天夜宿恩施,并游女儿城。女儿城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是恩施市区商业最为繁华的街区之一和全国土家族文化的集聚地,素有“相亲之都·恋爱之城”的美誉。老兵们同军嫂一起漫步在女儿城,夜幕中吊脚楼檐上亮光的红灯笼,好像一个个盛装的女子,在街道两边翩翩起舞。古镇上,浓郁醇香的美食味道,跟着人们悠闲的脚步,一路飘着。街道灯火通明,用“千门灯火夜似昼”形容再恰当不过。灯光下,让老兵们领略到女儿城的柔美、沉静。
“奔七”的参战老兵们的汽车驰骋在恩施至成都的高速路上,沪蓉高速经石柱、忠县、垫江、广安、遂宁、乐至。汽车时儿钻进一个个遂道,时儿爬上山岗,还有时转过“十三道弯”溜到深谷。当汽车行驶在长长有遂道时,老兵们想起了“猫儿洞”、压缩饼干、炮阵地和烈士陵园,说着说着广西烈士陵园,军嫂们的眼眶湿润了。那是4年前,我赶到汤家湖采访参战老兵姜焱国带头创办战友合作社时,他的老伴在车上谈起参观烈士陵园的情景,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此时,她的眼眶又饱含了泪水。
一路上,参战老兵们了解到红色教育景点:湘鄂苏区鹤革命烈士园、叶挺囚居旧址、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等。吸引老兵的叶挺囚居旧址于1983年扩建纪念馆,总面积为510平方米,周边还有将军碑、纪念碑等。叶挺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俘后跟家人于1942年冬转囚在恩施,1943年转押桂林,1945年9月押往重庆。
华灯初上,来到成都市青羊区,老兵骆起生在“成飞”工作的儿子邀请我们一行在红杏酒店品尝川菜,席间,还得知青羊区有努力餐、新华时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红色旅游景点。酒店华彩的灯光下,边品尝川菜的美味边摆龙门阵,感到格外的惬意。
夜深了,还有陈毅、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乡的故事在耳边回响,一时间,房间里红色故事会的声音划破了成都初夏寂静的夜晚,老兵们你说一段,我讲一篇,夜就这样成了他们的“精神晚餐”。
诚然,更惬意的还是我,因为离开第二故乡—成都市双流县好多年了,当汽车进入成都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翅型”的环球中心,接着双流、彭镇的路牌呈现在眼前,心里悄悄地迸出一句话:“故乡,我又回来了。”然后,倚着车窗仰望湛蓝的天空,只见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凭窗望去,刚刚收割过的油菜地与多姿的花卉苗圃相间于天府之国,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此时此刻,在双流,初夏的云,碧空澄澈,云蒸霞蔚。傍晚,天空一半是湛蓝水晶,一半是厚厚的云层,像天幕一样;初夏的云很温馨,是天空悄悄给你的战友情;初夏的日出很浪漫,有人说,日出是黄天坝的美丽,是双流的大气,是战友的憧憬与希望。我与老兵们站在双流的那片天空下,分享着第二故乡天空的美、地上的美、未来的美……
(二)
成都动物园里林荫道曲径通幽,有着憨态可掬的熊猫,它的样子十分可爱;有几只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它的头上盘旋着一只小鸟……成都动物园始建于1953年,1976年从百花潭迁于现址,曾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暑授予的“全球500佳”等殊荣。漫步园里,满眼葱茏,心旷神怡。
沿着成灌高速,经迎宾大道,向都江堰出发。走进花卉之地,盆景、树景、园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星”星罗棋布。途中的“战旗村”令人新奇: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距离成都市40公里,原名集凤大队,1965年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更名为战旗大队,在学大寨活动中改为“战旗村”。这里不仅豆瓣有名,还是川内红色教育及党员教育的热点基地之一。十八坊内有郫县豆瓣博物馆、文化大院。老兵们一行参观了唐昌布鞋加工坊。据说唐昌布鞋是中国南派和布鞋的代表,其独特的磨毛边是川西手工布鞋的一大特征。作为“非遗”项目的唐昌布鞋也是邓小平晚年所青睐的“家乡鞋”,至今仍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展示。2018年初领袖来川视察,来到唐昌布鞋展区,向布鞋传人赖淑芬询问了布鞋相关情况,并自费购买了一双唐昌布鞋。
“听说都江堰‘神’得很。”参战老兵们在车上就你一言我一说说开了。1976年,当兵之初,我就听说了都江堰(灌县),因而从《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成都晚报》和成都军区《战旗报》等报刊上收集到一些有关都江堰的历史资料,或剪报粘贴,或手抄记录,或整理传说,至今翻开笔记本,蓝色的墨水印迹已经有的模糊了许多。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以前称“灌县”,1988年改为“都江堰市”)。在岷江之上。这个由李冰建于公元前236年的伟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通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个部分,它们互助互利,造福了成都的万千子民。”导游边带着我们参观一边讲解。双流黄天坝防化营种植的水稻、油菜、蔬菜,甚至花卉、树木都有都江堰的功劳,听着导游的讲解,老兵和军嫂无不赞叹古人的伟大,而我在一旁则静静地回忆着流经防化营鹅卵石彻成的水渠和营区那段耕田种地的岁月。
宝瓶口建设过程最为艰辛,最为传神。修这个宝瓶口,需要凿穿一座名为玉垒山的大山,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就想到“热胀冷缩”的方法,先放火烧山,再用冰冷的江水泼了上去,大山就容易凿开了,这一过程花费了很长的时间。都江堰称得上古人智慧的结晶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离汶川约100公里的都江堰市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成为重灾区。战国时代始建的都江堰在此次大地震中经受新考验,堰体基体保存完好,只是鱼嘴出现了裂缝。5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导游指着一张张照片深情地讲述。老兵们时儿随着导游手指照片仔细端详,时儿跟着导游移动缓缓的脚步,挤出人群,远远地望着都江堰的大坝,个个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三)
5月15日清晨,窗外鸟语花香,5点,天空就放亮。六点过,金光就穿过高大榕树浓密树叶均匀的洒落地面,这个时段人们在尽情享受成都最美的清晨,曼妙的光幕中,人们透着金光的树林下舒展着身体,享受新的一天。站在远处,你安静的端祥他们,大多数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鲜有年轻人的影子。“战友们,上车时间到了,今天到乐山大佛去。”老兵姜焱国说。成都至乐山(成乐高速)126公里,途经双流区、新津区、彭山区、眉山市(东坡区)、青神县、夹江县。
“你看,那片白色大棚远远看去像大海的‘浪’在涌动。”顺着一位老兵手指的方向远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大型标牌叠立园中。这里是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总规划面积128多亩,总投资15亿元,建成8栋单位面积在105亩以上的智能温室大棚。此项目与全球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合作,全套引进荷兰瓦格宁根公司和荷兰道森公司全球领先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生产设施,建设的智慧农业“超级大棚”。与之相邻,刚进入水稻移栽季节,阡陌纵横的稻田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潋滟,闪烁着不同的色彩。万里禾下,风吹稻浪。夏日限定版的东坡区永丰村,谁能不爱?
汽车一路奔驰一路惊喜,老兵们心里个个默念道:乐山大佛我来了!
“十里卧佛枕青山,百米佛祖三江前;日照柴烟雄宝殿,佛光普照桑海田……”导游以诗吸引老兵们。
“走,从栈道走看看大佛的真容。”老兵余梦林的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积极响应。老兵们沿着乐山大佛左侧的石壁前行,一条陡峭的栈道依山取势,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明暗交错,似一条腾空的巨龙,这就是凌云栈道,被誉为“崖壁上的交响曲”。栈道全长500米,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走在道上俯视脚下,可看到滔滔江水,很是惊险刺激。
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瑰宝。远眺乐山大佛,一座高达71米的雄伟巨像,耸立于莲花峰上,宛如一座仙境中的神仙。在阳光照射下,佛像被映照得格外金光闪闪,散发着无尽的祥和与庄严,让人充分享受奇、险、幽、奥的美感,给人之超凡脱俗的感觉。乐山大佛已1200多年历史,欣赏乐山大佛,感受乐山蜀汉文化,就像进入了一个自然与文化之美的梦幻世界。
行千里路,看乐山大佛真容,这正是: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怕千万事。人能支撑你的,是你坚强的意志;所有的从容淡定,都是世事磨砺;所有的游刃有余,都是千锤百炼。也正因为如此,姜焱国、吕三民、童国斌等参战老兵克难勇进,创办战友合作社17载,帮扶战友、村民数百人,成为市、区的一块老兵品牌;老兵余梦林连续在华容卫生院食堂做饭18年,饭菜香到了人们心里;老兵骆起生干过棉花加工厂、砖瓦窑、挑泥塘、销售红砖等行业,如今,年近7旬的他仍在肩扛水泥。80年代,他和妻子在黄冈割麦子打工,清晨4点多钟从家里出发,晚上10点多钟才回家,每天每人赚30元钱。
老兵们,走在岁月里,活在珍惜中,容颜改变了,心却还年轻,脚步缓了,眼神却还澄澈。珍惜一路上的风景,收藏所有相遇的美好,丰盈光阴的故事,增加生命的厚度,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是的,登上峨眉山证明了人生攀登精神,峨眉山上面是冬天,下面是夏天,大片的松柏林像绿色海洋。金顶上的云海像白色海洋,因为这样,老兵们才觉得自己活在白色海洋上的小岛,云海还像一张用棉花做成的巨大的床。啊!云海多美啊!老兵和军嫂们在金顶发自肺腑的赞叹!
是的,观重庆夜景证明了人生创造精神,灯光闪烁,的确,有山之起伏,有城之活力,有水之潋滟,重庆的夜景美得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此时此刻,看眼前美好的景色,就像聆听城市的夜色,聆听一个城市的呼吸。极目眺望朝天门码头,整个朝天门码头像一艘金碧辉煌的大舰船,在江面行驶,微光点缀着夜幕,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上布满了夺目耀眼的霓虹灯,把重庆的夜空照得通亮,渝中半岛显得是那么的流光溢彩,令人陶醉,让人留连忘返。
在三峡,忽而一场夜雨落在了岁月间。人生途中有很多雨,却不是所有的雨,都能悠然而听,也不是所有的雨,都可霏霏如烟。雨中,一位中学生买了一碗白米饭准备端走,军嫂们望望夜雨,望望眼前的学生,仿佛声声雨滴落在心里,有的劝他进屋坐下,有的拿来凳子,还有的一次又一次给中学生碗里装菜。雨滴打在地面溅起了水花,一股暖流淌在一位素不相识的学生心中。望着中学生离去的背影,军嫂和老兵们脸上“晴”了。
8天的老兵川渝行,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时光,它或是一段往昔;几许旅程,或是人生感悟,或是片片流云,淡淡花香;亦或是浅夏川渝的一座山、一湖水、一条路、一阵风、一场雨和一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