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书画研究会赴珠宝山村考察交流一日行
2023年5月13日清晨,初夏的阳光明媚艳丽,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会长兼书画研究分会会长曹霞、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会长万健先生、书画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王耀青、副会长胡良文以及书画家桂志新、候望发、周文俊、陈凤玲女士一行八人,应邀于上午8时许,驾专车直奔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的珠宝山村,经过约2小时的长途拔涉,到达洛阳镇高速公路出口处,当即受到专程来迎接我们的珠宝山村委会领导杨中平先生等人的热情接待!


珠宝山村交通便利,地处汉襄走廊中点位置:北至随州市区30公里,至襄阳市区150公里,南至武汉市区130公里。汉十高速穿境而过,南距汉十高速出口2公里,北距汉十高铁站20公里。省道262、327交叉贯穿全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一行人驱车约10分钟,到达本次考察学习交流的第一站-----珠宝山博物馆,即:珠宝山青少年教学基地。该馆是一家民间博物馆,据馆长范勇先生介绍,他年轻时当过兵,一直热爱中华文化,特别喜欢有文化有内涵的东西。


从部队转业后,到地方工作,业余时就经常收集一些观赏石及其它物品,时间长了,逐步感觉到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如果继续广泛收藏,没有止境,无论是人的精力、财力都无法达到那个远在天边的境界和水平。


为此,他退而求其次,专题收藏民俗物品,几年下来,他不辞辛苦、不懈努力、走村串巷、跑各地收藏品市场、地摊、终于小有所获,初步建成了这个初具规模的珠宝山博物馆。馆藏品种丰富、各种老旧相机、留声机、收音机、打字机、铜管铜号,以及多年前甚至是数十、数百年前的手工业工具、农具、医疗、纺织、商业......等民俗物品,洋洋大观!占满了几间展厅,内容五花八门,无其不有。参观过程中,我们一边用心听其讲解,一边观摩、一边摄影,兴致高昂,饱览每一件藏品,名有所莸,均感不输此行。


在博物馆的漏天的院子里,书画家们现场泼墨挥毫,展示书画艺术,王耀青、桂志新两位大师的书法刚柔相济、妙笔生辉,一幅幅精美的书法倾刻之间亮相眼前,表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周文俊无愧于画马大师的名头,技艺不凡,在短短1小时之间创作了3幅奔马图,每一幅作品都表现了很强烈的艺术情怀;著名山水画家候望发也即兴创作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充分表达了艺术家祝福珠宝山村山美水美、永远红红火火的美好祝愿!


时值正午,天空突然现出了一个十分罕见的彩虹圈,五彩斑斓,美轮美奂,让我们为之感叹: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这个祥瑞的彩虹不正是寓意着我们美好合作的开端和未来吗!


据珠宝山村委会领导杨中平先生介绍:珠宝山村位于洛阳镇北面,南与镇区相连,北与何店镇的荞麦河村接壤,版图面积22.7平方公里,人口2878人,共10个村民小组780户,劳动力1266人,其中外出务工952人,党员97人。珠宝山村现有耕地面积3277亩,水面面积1100多亩,山场面积17000多亩,属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村境内有桃园湖、荞麦河两座千万方以上的水库,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森林资源丰富,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80%以上。有古银杏树100多棵,其他银杏大树近千株,橡树、松树、枫树、阔叶林等数不胜数。林中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美不胜收。这里盛产板栗、茶叶、乌桕、桃子、杏子、樱桃、柿子等,果实甜美无比,回味无穷。


珠宝山村地处随南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村民朴实无华,热情好客。村里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四季瓜果飘香,常年供不应求。中午时分,一行人来到杨中平先生家中作客,受到了杨中平先生父母及家人的热情款待!丰盛的农家午餐盛宴,配上甘淳的美酒佳酿,让大家大饱口福,真可谓饭香菜美,令人赞不绝口。

饭后,我们到杨中平先生的茶室座谈,双方就文化进乡村、合作共嬴等事项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并初步拟定了合作意向。
曹霞、万健、王耀青等人介绍了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本会的实力和书画队伍的活动轨迹。表示:将不定期的组织文化轻骑小分队,以书画作传媒,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双方互相借力,利用书画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和结合政府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双方强强联手,走入市场,促进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杨中平先生表示,“欢迎省里的书画家经常到珠宝山来传经送宝、展示书画和收藏艺术,珠宝山一定会成为各位艺术家们寄情山水,采风写生、汲取艺术营养的创作宝地,成为我们放牧心灵的精神家园,进行艺术交流、开展学术研究的最好平台。”他还表示:要以珠宝山博物馆为基础,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建设,逐步扩大规模,全力打造湖北省独具特色的民俗教育基地,为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杨中平先生向全体来宾每人赠送了一本由他本人撰写的文集《四知斋》,该书以农民、农村、农业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农村的职业调查、城乡多方面的对比等角度论述了城乡、地区、国家之间的差距是由分工演进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以分工的演进为研究手段,以生物的进化为理论依据,推导了人类进化的趋势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认为人类的进化无止境,社会的发展无终点。我们需要不断革命性地去研究人类、人类社会,以探索其进化、发展的趋势。

座谈会结束后,又驱车到该村王美佳的家庭兰花种植基地参观,众多的兰花品种和盆栽盆景十分壮观!杨中平介绍说:象王美佳这样的兰花基地在随州有很多处。作为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随州是我国兰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品种达120多个,有4万人参与兰花产业,当地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建立了150多处兰花培植基地和100多处珍品温室,拥有200多万盆兰花,年交易额4000万美元,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植物协会正式发文,授予随州市“中国兰花之乡”称号。

最后一站到珠宝山村委会参观。
在珠宝山村“两委”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践行领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立了香菇、茶叶、泉水柑、兰花等农产品种植基地,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农民发展的瓶颈。为推动产业致富加速发展,2015年,村里成立了珠宝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电商服务平台,2016年注册了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包装的珠宝山系列农特产品。

珠宝山村在脱贫攻坚行动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互联网+农业”延伸到了农村,村级电商平台与产业合作社双重发力,直播员进农家带货,让村民们坐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如今,又依托“供销e家”、淘宝网、爱采购等电商销售平台和朋友圈微商,多管齐下进行农产品网上销售。如今老百姓的蜂蜜、香菇、银杏茶,水果、木耳、葛根粉等土特产变成了“宝贝”,成了抢手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宝山村“两委”班子在上级政府的引领下,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方向,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兴农”之路,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办出特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万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