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红色皈塘:站在皈塘河的桥上,风吹开往事的星火信笺,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皈塘,勠力同心书写新时代新农村更加壮丽的画卷……
星火皈塘
作者: 吕眉洁
荷风送清香,竹露映艳阳。七月,站在皈塘河的桥上,风吹开往事的信笺,将留白的记忆添加。那些纷飞的乱尘,揉碎着皈塘河的波澜,在记忆的时空里,顺着星火皈塘的足迹,日光斩断梦,绝然;唯有星火,奋飞不辍。
一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皈塘,座落在粤北乐昌市坪石镇皈塘村,整个村李姓占了百分之八十,其他姓氏只有几户人家。
据说,这是李氏七大古村落之一,始祖李谷是唐乾宁2年(895年)进士,先南迁兴宁,后转徙宜章,再移居于此,奠基于宋代。
皈塘全村的房屋坐西北向东南,分上、下楼宗祠,现存建筑以清代建筑为主,以村徽式--建筑下楼李氏宗祠为中轴建筑,东西平展展铺开。古老的建筑中,每户人家的大门门簪皆刻有各类太极图案,据村中老人说,那是为了通过太极的图案,来矫正不理想的朝向,化凶为吉,这给村庄里平添了几分神秘。村中的窗子外形也是千姿百态,有飞翔的蝠蝙,灵动的壁虎,从上面斑驳的痕迹看来,都已经有一定的年岁了;而窗棂绘画则别出心裁,有雕刻得活灵活现的鸟语花草,也有取材吉祥如意、求平安的描图书字。
皈塘,这座古村,因为朱德军长曾在李氏祠堂的左边房办公和在此主持召开“坪石大捷”庆功会;湘南特委、湘南游击队,宜乐县委都曾在此设立过联络点,并在此住驻、开会等,它的英雄故事犹如一盏盏明灯、一簇簇星火,光耀天空、烛照大地;而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代表着我们党在皈塘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皈塘忠臣寨、京口红军岩、廊头岭红军岗哨台、廊头的燕子窝、皈塘区委四个支部旧址之一(狮子岩)寨头岭支部(乐昌县机关办事处旧址)、风光绮丽的皈塘村委会廊头岭红军瞭望台……这些红色文化景点,承载着皈塘农军(中国工农红军湘粤边赤色游击队)的红色文化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令人激扬豪情、砥砺奋進……
这是一个集艺术、民俗、红色文化于一体的不朽红色古村落。皈塘河清澈的河水见证了这个村庄威风凛凛,星火传承。
二
落墨下往事,记忆如星辰。捡拾,时光深处的花开雨落,让回忆在“皈塘”这个实词里默默生长。
提起皈塘,最不能少的人是给这片土地带来革命火种的李传楷烈士 。李传楷 ,字式如,1871出生在皈塘村。他是第一位出任乐昌县民选县长的人。性格刚毅,勤奋好学,曾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行政专科,毕业后,任南雄县专审员。
李传楷读书时,接受到民主革命思想,他坚决拥护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发展乐昌的工农组织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传楷担任乐昌县县长期间,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不仅遵从民意,严禁烟赌,惩办盗匪要犯;还积极支持工人、农会运动,组织成立民船会,组建工农武装,深受民众的拥护。
1925春,乐昌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李传楷与筹备处负责人陈德钊一起到坪石一带发动贫苦农民群众向污吏、土豪劣绅作斗争,乐昌农会组织得到蓬渤发展,成立区农会 4 个、乡农会 42 个,会员 2709 人,县农民自卫军 1000 人。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农会运动。
地主、土豪、反动商人组织商团对蓬勃发展的农运动进行疯狂反扑。他们勾结一起禁止商民出卖日用杂货给农军。李传楷针锋相对,召开农军断绝敌人的粮食和蔬菜供应,同时在乐昌的罗家渡、长尾洞设立临时市场,用 20 只大船作货库,保证了农军生活用品的供应。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以月薪 1500 元的薪资给李传楷为条件,想与农会议和,当即遭到李传楷拒绝。随即,敌人从广州购回枪枝一批,准备与农会武装对抗。李传楷闻讯,立即率领农军一百多人,包围商团,缴获其全部枪枝武器。
李传楷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敌人对他又怕又恨。
1926年 4 月,乐昌反动商团勾结湘粤边境匪首胡凤璋密谋暗杀李传楷。他们得知李传楷的行踪后,派出刺客在黄禄冲伏击,李传楷被击伤头部,但仍与敌人周旋,最后得以脱险。
6 月 28 日,匪首胡凤璋得到叛徒告密,连夜包围农军总部。农军队长郑龙彪在反击中英勇牺牲,李传楷因寡不敌众被捕。
李传楷被捕后,敌人尽管施以威逼和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临刑前,还怒诉敌人说:“我头可断,志不可屈,要杀就杀,看你们这帮民族败类猖狂到何时!”并高呼“打倒土豪劣绅!”“农民协会万岁!”的口号,敌人恼羞成怒,砍下了他的头颅,并抛进滚滚的武江河中。
李传楷壮烈牺牲时才55岁。
李传楷烈士牺牲了,但皈塘村无数的革命同志站了起来,其中就有他的儿子李家源。1906年出生于乐昌县坪石镇皈塘村的中共党员李家源,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乐昌县农民自卫军,曾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境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任红军第四军第29团军需长。不久在冷水冲被捕,在老坪石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
在无数李氏族人为它献出生命后,皈塘这块土地被注入了勤劳、纯朴、坚韧、绵长的、与天地共存的力量。
三
记忆是飘不落的叶子,永远不会发黄。皈塘河历经沧桑的目光,送走东流武江水,送走四季风雨霜雪。
1928年新历年开年,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在粤北乐昌县梅花镇杨家寨策划了“湘南起义”,不费一枪一弹“智取宜章”,打垮盘踞在坪石的土匪司令胡凤璋部队。蒋介石急忙命令驻扎在韶关的国民党军24师师长许克祥率领六个团,从韶关日夜兼程直扑坪石,妄图将湘南起义的烈火扑灭。朱德召集陈毅等人连夜制定作战方案,于 1月31日,率主力部队在岩泉圩击溃了许克祥实力最强的贺国光教导团。
随后,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乘胜追击,在老坪石武阳司遭到许克祥两个团队阻击。这时,皈塘土生土长的李光中、李家泉带领乐昌农军的战士们拿起锄把、大刀、铁叉和土枪土炮等各种武器赶来支援工农革命军。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将敌人两个团的大部分人马歼灭,并突破了敌人设在坪石长岗岭村的最后防线。王尔琢指挥部队从左右两侧包抄过去,敌人无力抵抗,残余部队只得向坪石败退。工农革命军和乐昌农军越打越勇,直捣坪石许克祥的老巢。许克祥见大势已去,慌忙雇来一只小船化妆逃命,工农革命军奏捷凯旋。
坪石一战,工农革命军和乐昌农军歼灭敌人六个团,活捉1000多名俘虏,夺取了许克祥在坪石的后方仓库,缴获步枪2500余支,手枪100余支,重机枪十多挺,山炮、迫机炮30多门,弹药、衣服、被盖不计其数,取得了工农革命军史上著名的“坪石大捷”。
“坪石大捷”的胜利,为湘南暴动奠定了坚实的革命基础,暴动的烈火在湘粤边境越烧越旺。
四
皈塘河,委身于岁月的枝头,阅尽春夏冬秋,重温被潮水打湿的记忆。
“坪石大捷”后,根据坪石的革命形势发展,朱德等领导人认为,必须在坪石地区建立一支革命武装队伍,才能保卫已经取得的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乐昌农军在皈塘举行祝捷大会,宣布建立乐昌县第一个“皈塘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编入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师,李光中任党代表,李家泉任营长。部队在此休整七天,并在晒谷场练兵。
“兄弟们,今天有太阳,大家出来操练了。”
独立营营长李家泉穿上一条还算干净整洁的旧棉布军装,从他家那栋土砖破木房子出来,一边看天空一边大声喊道。
李家泉不会忘记,皈塘的革命火种是本家李传楷带回来的。1926年李传楷被捕后,敌人尽管施以威逼和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其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壮烈牺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
“报告营长,全体到位。”曾任红四军二十九团一营二连三排排长如今担任独立营连长的李山林汇报道。李山林,1900年出生于乐昌县坪石镇皈塘村,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他时刻不忘童养媳的妈妈对他说的话,只有参军才有我们穷人出头的日子,因为打仗时,他从来都是冲锋在前,英勇无畏。
“开练!”随着营长李家泉的一声“开练”,战士们拿大刀、铁叉和土枪土炮的武器开始在晒谷场操练起来。
“注意姿势,我们如今是中国革命军的军人了。”边看战士们操练的李营长,看战士们的的姿势不对,非常着急喊道。
“营长,我们缴获了敌人那么多的抢支为啥不拿来我们练练,还用这些武器”士兵李三娃埋怨道。
经历了“坪石大捷”胜利一战,李家泉意识到团练的重要性,士兵们平时不练好本领,上战场只有吃枪子的份。想短时间里让自己的士兵更加勇敢强悍,更加卖力地操练本领,让他们进步快,早日成长起来,那就得在操练上下功夫。
“山林,给我把武器拿出来,让弟兄们真枪实弹练起来!”
“李家杰,你年龄大一点,经验丰富一点,你给我做教练,这几天负责教士兵们技击之术。”
李家杰,1891年出生于乐昌县坪石镇大岭下村,一个从小就喜欢舞棒弄枪的汉子。操练士兵演练各种阵型和训练士兵的技击之术,他认为这是自己最荣光的事。于是,他采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练兵,这种方法在慢慢之中融合了古往今来的实际经验,使操练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七天皈塘晒谷场练兵后,独立营回师宜章并准备向郴州进发。土匪司令胡凤璋又乘机占领坪石,变本加厉地鱼肉百姓,残害人民。
听取李光中的汇报后,朱德于1928年2月10日率部队二次抵达坪石,与李光中、李家泉组织的坪石2000多名农军协同作战,消灭了胡凤璋的大部分主力。
3月,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随工农革命军转战湘南。
4月,朱德决定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党代表李光中率乐昌独立营跟随工农革命军奔向井冈山,而乐昌独立营营长李家泉奉命留在坪石继续领导农民武装斗争,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反击敌人的清乡扫荡,李家泉领导坪石农军和农民群众与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6月,操练士兵的教练李家杰在皈塘被捕,不久在老坪石遭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
五
翻开历史的画卷,走进岁月的长河,皈塘村英雄儿女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壮的英雄赞歌……
跟随朱德、陈毅率领部队离开皈塘的乐昌独立营,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胜利会师后,被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第29团第3营,皈塘的李光中为党代表,李光化为营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了红军部队的主力军。
话说朱毛红军会师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这支日益壮大的红军,不断向井冈山根据地进犯。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决定首先消灭驻遂川的国民党军第81团。由红29团拿着梭标大刀去诱击驻黄坳的敌人,把敌人整个团引到五斗江进行歼灭。
1928年5月上旬的一天,天刚蒙蒙亮,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按照朱德军长的命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面八方冲入敌人的宿营地黄坳,战士们挥舞梭标大刀,杀得刚从梦中惊醒的敌人丢枪弃弹,四处逃窜。敌军团长黄体仁,听到黄坳营地被红军袭击,而且是被持梭标大刀的队伍所打败,急忙亲自带领该团人马,向黄坳扑来。
当晚,敌人在离五斗江不远的南坑宿营。红四军29团乘胜出击,乐昌独立营战士在李光化、李光中的率领下,急速向五斗江前进。
翌日天亮后,在敌人大摇大摆地向五斗江进发的途中,突然枪声四起,早已埋伏在五斗江附近的红四军29团的战士,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打得敌人抱头鼠窜,纷纷后退。此时,29团团长胡少海一声令下,乐昌独立营战士率先跃出阵地,向逃敌勇猛追杀。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终于在永新的北田将敌人第81团全部消灭。在这场战役中,乐昌独立营的李海仙、邓玉成、李山林等战士在战斗中勇敢顽强,不幸中弹负伤,被送往井冈山红军医院治疗。
第二天,红四军29团在永新召开了祝捷大会。朱德在会上说: 这次出击,是井冈山会师红四军成立以来的第一仗,这一仗打出了红四军的威风,扩大了革命影响,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朱德对第3营(乐昌独立营)乐昌健儿的英勇作战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将缴获敌人的枪枝发给第3营,以资奖励。
五斗江战斗的胜利,特别是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越烧越旺,蒋介石见势不妙,急忙调集湘赣两省重兵,向井冈山根据地的中心一一宁冈压来。被人们称为江西两只“羊”的敌师长杨池生、杨如轩带着敌第9师、27师共5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根据地的北大门——七溪岭扑来。
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的战士按照战斗部署,在新七溪岭阻击杨池生部的进犯。
6月23日清晨,战斗首先在新七溪岭打响。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党代表李光中率领战士们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制高点。敌人也想占领制高点,在督战军官的枪口威逼下,敌军拼命地向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阵地冲锋过来。乐昌独立营战士在李光中、李光化的带领下,把敌人的冲锋一次次阻击了下去。尤其是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党代表李光中,他穿梭在各战壕间,来回鼓励乐昌独立营的战士们: “那里敌人多,就往那里打,枪口要灵活点!"“绝对不能让敌人爬上来!”战士们在他的指挥和鼓舞下,顽强的阻击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次的冲锋。
敌人倚仗人多弹足,轮翻炮轰,一次次地组织进攻。战斗越打越激烈。最后敌人大约三个连的兵力和士兵,冲到离乐昌独立营约20米处。这时,乐昌独立营号兵李远荣吹起了冲锋号,战士们跃出战壕,冲向敌军……
此时朱德从望远镜中看到全歼敌人的时机已到,立即命令其他团发起猛烈冲锋,把杨池生一团人马全部歼于七溪岭下、龙源口桥畔。
这一仗,缴获敌人一批武器,乐昌独立营战士还缴得一挺重机枪。
乐昌独立营里的皈塘儿女,在井冈山根据地保卫战的黄坳五斗江、七溪岭战斗中,英勇作战,奋力杀敌,为保卫井冈山根据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
岁月划破皮肤,在星火相传的记忆里,渗出风雨兼程里小小的忧伤。
1928年7月,匪首胡凤璋乘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已上井冈山之机,命令土匪一个连对坪石皈塘村进行“清剿”,李家泉侦悉后,组织当地革命群众进行反“清剿”斗争。他一面派人在距离皈塘村三华里石亭子岗附近埋地雷、铁夹等,一面组织200多青壮农民埋伏在里石等有利地形处,伺机歼灭敌人。
匪首胡凤璋出动了一个连的人马,荷枪实弹,从坪石街向皈塘村扑来,行至里石里石亭子岗时,被土雷炸得蒙头转向。慌乱中,一些匪卒被铁夹夹得呱呱大叫。在他们惊魂未定之时,李家泉率领埋伏在附近的青壮农民,跃出阵地,杀得来敌血肉横飞,陈尸山野,挫败了胡凤璋的清剿阴谋行动。
胡凤璋不甘心失败,第二天又派出一个加强连再到皈塘“清剿”。皈塘人民早有准备,李家泉首先组织群众疏散,然后率领农军到上竹岗新妇娘桥进行截击。当敌人进入射程时,农军居高临下,子弹密集射击,敌人死伤惨重。这一仗消灭胡匪加强连二个排,击伤胡匪的一名连长。
经过两次交锋,胡凤璋自知不是皈塘农军的对手,便向国民党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琛求援。胡凤璋说:“皈塘是坪石赤匪中心地区,务必派出精良兵员‘进剿’才能使之敛息。”
李济琛于是命令范石生、许克祥部抽调兵员支援胡凤璋,对坪石农军举行大清剿,对坪石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
7月24日拂晓,胡凤璋为报杀子之仇(其儿子胡汉南在坪石大捷战役中被工农红军打死,他认为是皈塘人打死了他的儿子。)协同国民党范后生率部队将皈塘村团团包围,并在各出村路口架设机枪封锁。同时,指示部下在皈塘村南西北三个方向同时放火烧村,瞬间,整个皈塘成了一片火海。
此时的皈塘人民正在睡梦中,完全不知道已大难临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大火夺去了生命。有的人发现着火后想逃到村外,一到路口就被围村的反动派部队开枪射杀,此时的胡凤璋心中除了对皈塘人民进行惨绝人衰的报复,没有其他。
直到天亮后,国民党劫取皈塘400多担稻谷,30多头耕牛,200多头生猪,财物一大批,胡凤璋才率部离开皈塘,直到此时,皈塘人民才明白这是敌人在进行报复。
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被烧死烧伤和枪杀的村民达140多人,烧毁的房屋370多间,占全村房屋总数的80%,烧毁的粮食以及烧死的牲畜不计其数,很多村民因此流离失所。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血洗皈塘惨案”。
皈塘村惨遭洗劫,坪石农军遭受到严重的损失。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同敌人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李家泉带领部分农军上山打游击,在牛栏冲、竹岗山、桃坪一带与反动派周旋,搞得坪石地区的反动派寝食难安。
1928年8月上旬,敌人为了消灭在牛栏冲一带的农军,大举清剿,实行保甲连坐,封锁检查,放火烧山,使尽各种残酷手段,疯狂至极。为了使坪石农民武装力量免遭损失,李家泉命令农军分散活动,他也从坪石秘密转移到黄圃地区,转入地下革命活动。
攻打郴州范石生部失利后,返回皈塘的党代表李光中率领红29团第3营(乐昌独立营)和29团其他营的部分战士转移到黄圃一带山区,与李家泉汇合。
李家泉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将红军战士安置妥当,使红四军29团转移到黄圃地区的红军战士摆脱了困境。同时,还同李光中迅速在黄圃、坪石一带把分散的农军战士组织起来,恢复和壮大革命组织,开展武装游击斗争,为开展湘粤边境的游击武装斗争保存了力量。
1929年6月,李家泉奉命回皈塘搞粮食,被敌人发现。国民党坪石区区长李家业,带领反动武装到牛栏冲围捕。李家泉顽强抵抗,击毙敌人1名,伤2名,后因弹尽力竭,寡不敌众,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多次对他进行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威武不屈,正气凛然。
面对敌人一次次的严刑拷打,李家泉说:“要杀就杀,共产党人是杀不光的!”敌人无可奈何,于1929年10月6日将他杀害,时年31岁。
李家泉牺牲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匪的劫难,皈塘人民没有就此低头,而是更加坚定跟着共产党,支持革命,投身革命。
七
皈塘河岸,春风十里。揉碎的经年,以思念的姿态,长成一抹摇曳生姿的墨迹,字字珠玑,迂回曲折千百,期待着一场,落笔无悔的转身。
1929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北江巡视员李一鸣指示坪石市委,把湘南武装队伍改编为乐昌游击战争部队。
10月,活动在湘粤边区的党组织在坪石皈塘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的议题是:统一领导,开展湘粤边区游击战争。为加强边区工作,在梅花成立中共乐 ( 昌 ) 、乳 ( 源 ) 、宜 ( 章 ) 边区工作委员会,李光中任工委书记。
11月,调整中共乐昌县委,李光中连任县委书记。
皈塘村人李光中,字文星,学名宗昆。1897出生于坪石镇皈塘村,系中共乐昌县委第一任书记。
李光中 7 岁读私塾,15 岁考入县立高等小学。他学习勤奋,思想敏锐。 1925年,受其父李堪祖 ( 革命烈士 ) 及李传楷的影响,积极参加皈塘的农会运动,并随北伐军北上武汉。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代表,参加了“八一 ”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派坪石任党支部书记,重建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发动农民向土豪劣绅作斗争。
1928年,参加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在坪石战斗中,李光中积极发动群众,为朱德部队筹粮筹款、运送弹药、救护伤员。同时,与李家泉等率领农民自卫军配合朱德部队攻打国民党许克祥部队,歼敌二十四师大部队。
坪石大捷后,担任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党代表的李光中,随工农革命军第二十九团上井冈山。
1928年11月,在黄圃召开乐昌县党代会上,李光中当选为乐昌县县委书记。
1930年4月,李光中去香港向中共上级组织汇报工作。随后回乐昌,在乐昌长来镇被国民党警卫队逮捕入狱。不久,惨遭杀害,时年 33 岁。
皈塘河的水,日夜兼程地唱着它向东流的歌……
1938年3月的一天早晨,加入游击队员的皈塘儿女与延安派来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作人员一起,在牛栏冲村大队部岩洞前的草坪上,由队长李林作简短讲话后,告别了路边送鞋送鸡蛋给红军的乡亲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湖南良田进发,开始北上抗日的征程……
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和淫威,并没有吓倒李氏宗祠的皈塘人,他们含着眼泪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接过烈士的手中枪,面对枪林弹雨,没有退缩,勇往直前;在伤病缠身的时候面对敌人,没有胆怯;面对毒打,活埋、死亡没有一个人屈膝投降,而是奋不顾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八
春秋更替,岁月蹉跎。翻滚的皈塘河流,守得云开见月明。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
1949年10月7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粤北韶关;10月19日,乐昌宣告解放。
清匪反霸,建立政权。
皈塘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
灯塔照亮前程,思想就是力量。随着岁月的流逝,皈塘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历史渐渐地被人们所谈起。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在乐昌市博物馆指导下,皈塘村挂上了很多烈士的在“坪石大捷”祝捷地皈塘村建立起“皈塘村史馆”,皈唐人为了“皈塘村史馆”的建成,只要皈塘老区建设促进会群里一声吆喝,大家都纷纷献出家中的文物宝贝,创新全国村庄级别的史馆发展,留下了他们一串串铿锵的足音。
如今,“皈塘村史馆”每天免费对外开放,展览馆以翔实的史料和珍贵的照片全面展现革命烈士在乐昌的活动轨迹和战斗历程,馆里除大部分史料和照片是首次展出外,还展示出了老区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鱼水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革命信仰。
“皈塘村史馆”的建成,锚定了皈塘再创辉煌的历史坐标,放大了这座英雄村庄的视野与格局,不仅让前来打卡的游客全面了解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还承载着皈塘村人的新梦想,新的使命担当。
九
悠悠皈塘河,幸福谱篇章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积跬步可至千里,汇涓流终成江海!
步入新时代的皈塘,征途如虹,奋进如歌,不忘历史,不忘先烈的事迹,砥砺前行在时代的大潮中,气象万千!
习习春风润皈唐,今天的皈塘,河道两岸村庄的美,各有特色,河边的故事,也别有韵味。
今天的皈塘,在乐昌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受党和政府惠民阳光的沐照,已经实现了全村脱贫。近年来,皈塘村党支部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立足村情民意,充分发挥“红色阵地”引领作用,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激活“红色细胞”,打造“红色产业”,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创业致富的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村集体、村民多方受益的振兴之路。
今天的皈塘,在坪石镇文化站的指导下,皈塘老区京口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红亮、皈塘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松田、皈塘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李远照、革命烈士李培臣后代李翱翔等人的努力下,成功申报了:京口村京口村小组、大岭下、育英书室为韶关市古建筑村,并致力开发京口红军岩、里石阻击红色旧址等红色文化景点……
今天的皈塘,勤劳的村民,种植的果树像一行行致富的诗行,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甜而脆爽的鹰嘴桃、大而甜的橘子、翡翠酸甜的奈李……勤劳的村民,在皈塘这块土地上,尽情挥洒着他们的汗水,践行着他们的初心,收获着智慧的结晶。
今天的皈塘,有老区新岩下乐昌市坪石镇珈珈家庭农场,有隔三五百米的农家乐……走进坪石镇皈塘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大片大片或深或浅的绿,道路两旁绿野阡陌,远处的大山郁郁葱葱,就连一桩桩灰墙青瓦的农家小院,也都掩映在树荫下,让人不禁感慨到:好一个风景如画的新农村!
今天的皈塘,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拿出了“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闯关夺隘,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笃信实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优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想方设法扩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红色土地孕育希望。”皈塘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松田书记说。
今天的皈塘,在皈塘人的心中,把宏伟蓝图化为灿烂现实,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成立了“乐昌市坪石镇皈塘老区建设促进会”,促进会里的李姓族人自愿担当策划者、建设者。为把皈塘的今天和明天建成一流的宜居乡村,他们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勠力同心书写新时代新农村更加壮丽的画卷。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英雄古村落皈塘,奋飞不辍,新世纪再创辉煌!
【链接】
皈塘古村
皈塘古村,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的北部,距坪石镇区10公里,与湖南省宜章县毗邻。古村坐东朝西,青山环绕,倚山傍水,背靠古林苍密的后龙山脉, 村前一条白沙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亘古不息潺潺流淌。
皈塘村奠基于宋代,至今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村子分为上楼村和下楼村,两村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外人分不清彼此,统称作皈塘村。村中建筑为I徽派建筑为主,青砖、灰瓦、马头墙。整村以下楼村门楼为中轴线,房屋于两边密集分布,井然有序,浩浩荡荡,气势非凡,古建筑规模和完好程度在坪石,乃至乐昌地区均屈指可数。举村高昂的马头墙林立,雕龙刻凤的精美横梁,各式门窗的种种吉祥图案,干姿百态,活灵活现,充满艺术气息,充分体现了古人在建筑上的智慧与结晶。
李氏宗祠周围群山逶迤,峰峦竞秀。数百年来,这里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商贾如云,光耀门庭。走出了乐昌第一任民选县长李传楷、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党代表、中共乐昌县委书记李光中、工农革命军乐昌独立营营长李家泉等一百多位优秀儿女。目睹了乐昌第一个农会皈塘农会的成立和坪石农民自卫军中队的建立:目睹了朱德、陈赖等革命前辈在此与农军生活和战斗的一旅幕情景,也见证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反扑和烧杀的狰狞面目。
如今,村子里有全国第一家村级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以翔实的史料和珍贵的照片全面展现革命前辈在乐昌的活动轨迹和战斗历程;有“珈羽家庭农场”、“企生园生态农场”等面积最大、果树最多、水果品种最齐的农场;是一个鸡鸭成群,人欢鱼跃,泰华秋实,橙黄桔绿,瓜果飘香, 硕果累累等集艺术、民俗、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宜居村落。
自驾路线:广乐高速坪石出口为起点→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一→沿匝道行驶72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S249-→沿S249行驶880米- +左转进入河西大道→沿河西大道行驶1.1公里- +右转进入Y733→沿Y733行驶9.1公里一+右转进入Y736-→沿Y736行驶100米-→到达终点皈塘村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皈塘村”链接:
http: //www.tcmap.com.cn/ guangdong lechang pingshizhen_ _tangcun.html
“乐昌人物”链接: http: //ren bytavelelchitstr/3/ichuankai.htma
注: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的《乐昌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乐昌地方史》。
特别感谢皈塘京口村革命烈士李培巨后代李翱翔先生对本文创作的支持。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