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献给淄博锚链建企65周年
诗文/白相村

淄博锚链公司坐落在淄博市东部,前身是山东黑旺铁矿,于1958年建矿,曾是山东最大的露天铁矿山。这是一部横亘60多年的创业史诗,广大干部职工用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中开辟新天地,为共和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基。2004年因上游水库泄洪,矿山被淹关闭,遭受灭顶之灾,企业在危难中二次创业。历经磨难,凤凰涅槃,2019年扭亏为盈,结束长期亏损的局面,2020年完成混改,以崭新的面貌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企业迎来建企65周年之际,作为曾经在这片热土上工作生活过几十年的一员,想起那山、那水、那人,那历历在目的风雨兼程,禁不住欣然命笔,写《岁月如歌》长诗,献给建企65周年。



























































岁月如歌
——献给淄博锚链公司建企65周年
淄水一路蜿蜒,
至此划开淄青两县,
河的西岸,
船头山,
屹立巍然。
船头山旁边,
有一个企业,
已逾花甲之年,
她就是淄博锚链。
她的前身山东黑旺铁矿,
曾是全省最大的露天铁矿山,
如今,
昔日采出的百米矿坑,
已化作一泓幽深的碧潭。
五月的风,
吹来了淄博锚链建企六十五周年的日子,
风雨兼程六十五年,
从铁矿到锚链,
企业人矢志如磐,
战地斗天。
六十五年来,
从山沟到海边,
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
岁月悠悠,
见证了锚链人的自强不息,
薪火相传。
六十五年前的一天,
靠一头借来的毛驴,
从博山驮来了炸药、雷管,
一声巨响,
唤醒了沉睡的宝山,
从此开始谱写黑旺铁矿建设的壮丽诗篇。
创业者们来自四方八面,
船头山上红旗招展,
一万八千儿女会战,
篝火草棚布满淄河两岸。
建矿初期,
举步维艰,
河滩搭起人字棚,
山坡挖出土窑洞。
随风餐,
伴山眠,
栉风沐雨不畏艰。
扒子、簸箕、破棉袄,
称为黑旺铁矿法宝三件,
最原始的人力开采,
凭着两手双肩,
硬是劈开了船头山,
剥去了层层岩,
终于与褐色铁矿石相见。
虽苦脏累险,
绽放的,
却是职工们的张张笑脸。
随着矿山的发展,
逐渐步入机械化生产,
采场电铲、钻机轰鸣,
电车、汽车如梭似箭。
建设铁路货台,
运矿火车日夜往返。
年采矿石七十万,
为共和国的工业化进程作出贡献。
山东黑旺铁矿,
从此声名远播,
迎来风华盛年。
一条横亘的铁路,
把矿区分为南山北山,
伴随企业发展的节拍,
后勤保障逐渐改善,
从最初的土墙、瓦罐房,
到后来的小区新楼花园,
干部职工用勤劳的双手,
在荒山野岭上开辟出新村家园。
矿内生活设施,
对标城市社区筹建,
冷库浴池开水站,
商店医院幼儿园,
拥有食堂十几个,
白菜炖肉味道鲜。
俱乐部里放电影,
学校操场同锻炼,
难忘正月元宵节,
灿烂的烟花映红矿区半边天。
十里矿区,
红墙青瓦,
绿树成荫。
这一方水土,
就是职工们的乐土家园。
工友们朝夕相处,
邻里相守,
情深意绵。
难忘二零零四年,
这个夏天风云突变,
上游水库汛期突然泄洪,
铁矿无辜遭难。
洪流似脱缰的恶魔,
沿河滩壁洞涌入矿坑,
建设了四十多年的矿山被淹,
数千万设备没入水底,
上千名职工失去饭碗。
无情的洪水,
淹没了矿山几辈人的心血,
船山脚下,
淄河岸边,
辛辛苦苦的黑铁人,
睹矿成湖,
目不忍视,
早已模糊了双眼。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莱钢集团公司伸出援手,
兄弟单位腾出岗位,
帮助分流人员,
接纳六百多矿难员工,
关键时刻,
我们感受到党和祖国的温暖。
告别矿山,
调离职工流连在矿坑湖边,
面对尘埃落定的一潭湖水,
凝噎无言,
已背上奔赴异地的行囊,
却挪不动离别的脚步,
行前三步一徘徊,
故土难离,
禁不住眼眶盈盈,
泪水掩面。
面对灾难,
锚链人来不及把身上湿漉漉的泥水拧干,
又投入到紧张的经营自救中去,
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艰难征战。
一手抓生产自救,
一手抓锚链发展,
尚在成长中弱小的锚链,
责无旁贷地挺起了主业的身板,
好比年幼的孩儿,
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加快发展,
公司决策走出大山,
奔赴青岛海边,
开发海洋系泊链。
职工们打点行李,
行色匆匆赶赴沿海小镇,
寄宿在简陋的工房客栈,
一百多个员工奔赴新区,
开始了异地征战。
伴随着潮起潮落,
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建,
鞭炮声中,
首批系泊链产品开始生产交付,
填补了省内海洋系泊链的空白,
为山东海洋装备制造业谱出新篇。
转战沿海,
看似是企业布局的时空转换,
带给上百名员工的,
却是拖家带口,
从此居家安营扎寨到海边。
锚链人就是这样,
只要企业需要,
一声召唤,
就义无反顾,
出力流汗,
无悔无怨。
在淄博高新区的四宝山下,
淄博钢结构项目也干得热火朝天,
参加前期建设的职工,
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大年初一匆匆吃了饺子,
扔下饭碗,
冒着严寒,
开始了加班加点的日夜奋战,
当年建成了一万吨能力钢结构加工中心,
成为莱钢非钢产业新的增长点。
加快转型发展,
锚链人涉万水走千山,
足迹踏遍北国江南。
发挥从事过矿山生产的优势,
成立了新疆喀什商贸公司,
为新疆钢铁配套供应铁矿资源。
脚下是茫茫戈壁,
身后是连绵雪山,
锚链人远在千里万里,
企业永远在心里,
遥望蓝天,
心系千里之外的锚链家园。
在多元化发展布局中,
锚链人多方探索,
先后有黑陶、砂轮、钢包带,
还有管业、服装、银亮材陆续呈现,
多种经营试新路,
千方百计促转产。
创业路上,
跌宕曲折,
云起云落,
难料不测风险。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一度陷入连续亏损的泥潭。
被列为省管僵尸企业处置,
走到关停的边缘,
风雨飘摇的企业,
又一次命悬一线,
前路茫茫,
企业面临新的生死考验。
临危受命勇担当,
奋力拼搏背水而战,
上下拧成一股绳,
打响了新时期企业生存保卫战。
对内深化改革,
导入先进理念,
对外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力促行业协同发展。
内外兼修,
壮士断腕,
倒逼企业绝地逢生,
实现凤凰涅槃。
二零一九年,
终于扭亏为盈,
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亏损局面,
甩掉了僵尸企业的帽子,
跻身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名单,
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分水岭,
开创了锚链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百计成于转型曲,
一链辉煌定乾坤。
二零二零年,
锚链人再乘改革的东风,
强强联合,
牵手青岛锚链完成混改,
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
实现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双提升,
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企业再创辉煌谋新篇。
六十五年来,
锚链公司风雨兼程,
走过了一段艰苦创业的历程,
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干部职工队伍几经锤炼。
扎根矿山,
艰苦奋斗,
开拓接续,
造福后人,
黑铁精神代代相传。
走过六十五载春夏秋冬,
从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作风,
到崇德尚学感恩敬业的新理念,
涵养升华而成的锚链人的那股精气神,
与日月同辉,
与时代并进,
将浸润着天南地北的每一个锚链人,
砥砺初心,
相伴永远。
船头山下,
黑铁湖边,
斗转星移,
沧桑巨变。
新征程上,
锚链人正抖落征尘,
走出国门,
满怀信心,
重整行装向蔚蓝。
未来的星空,
会更加灿烂!
☆作者简介:白相村,山东淄博市人,曾在国有企业从事政工及企业管理工作,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爱好文学、摄影,现为淄川区诗词学会东苑诗社社长。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