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山苜楂肥又嫩
宋文东
前几天,有驴友跟我说,南山的山苜楂到了肥嫩的时候了,咱们再不去掐,可能就没了。我说,咱那地方知道的人不多,等“五一”放假咱们就去。说起山苜楂来,作为一种野菜,不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C等营养成分,而且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亦很高,可以称得上山珍了,对人体很有好处。但是咱们济南周边的山上不大常见,因而比较稀罕。山苜楂可以用来炒、拌、蒸、包包子、包水饺,皆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欢。“五一”当天,我们十几位驴友拼车自驾浩浩荡荡地杀到南山来了。
这次到的南山,位于济南的柳埠镇于科村与泰安羊栏沟村的搭界处。这里有春秋时期齐桓公修建的一段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上,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雨,现在基本上只剩下个轮廓了,人们习惯上称这些齐长城遗迹为长城岭。济南与泰安之间大致都是以齐长城为分界线,这也是古代齐鲁两国的边界。我们本来打算从位于泰安一侧的羊栏沟村附近掐了山苜楂再登长城岭赏景,这条线路我们走了多次,早已轻车熟路。但是有驴友告诉我说,羊栏沟村上山的路口有防火人员看得很严,不允许上山,因此我们只好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从济南一侧的于科村翻越长城岭过去。记得我们曾经有一次穿过于科村山谷上长城岭,却迷了路,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心里留下了阴影。有了以前的教训,我们决定这次换条新路,直奔村南山顶,寻找长城岭,只要找到长城岭,就好办了。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
大家沿着山间的羊肠小路直奔山顶而去。一路有惊无险,仅在靠近山顶处有一片乱石,大家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顶。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山顶比较狭窄,巨石横陈,乃天然屏障,仔细一看,竟然是长城岭的一部分,这令我心里顿时一块石头落了地。山顶上的巨石阵中有几棵海碗口一般粗的松树顽强地生长着,其中有一棵生在石罅里,姿态优美,颇有黄山迎客松的范儿,大家纷纷与之合影,这算个意外之喜吧。
我们沿着长城岭上上下下蛇行至羊栏沟村的西山,来到了那片久违的槐树林。见到那棵有根粗大的槐枝断裂后躺倒在地的老槐树,感到很亲切。我们曾经数次从这里路过,每次大家都要在这里留下合影,这次也不例外。三年没来了,那根断枝已经快朽烂了,却还连在树上不肯掉下来。我们几个人一起站上去,朽枝发出阵阵的咔嚓声,显然已经岌岌可危了。想起每次爬山在这里合影的人都有不小的变化,既有老熟人,也有新人不断地加入进来,真是年年岁岁树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为令人感慨。
山上的槐树叶子正嫩,而槐花更是连个影儿也没有,颇有“济南市里槐花尽,此地槐花尚未开”的意蕴。今年春天天气古怪多变,让人过几天夏日,忽然再换几天冬衣,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马上就要入夏了,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呢?估计再过个十天半月,这些槐树能开花就不错了。
合了影儿,大家开始下山。山坡颇为陡峭,不过基本上全是草地,黄绿各半,石头也不多,因此危险并不大。大家多数人都是老爬山了,经验比较丰富,这道陡坡根本就是小儿科。有的驴友因一直见不到山苜楂,终于沉不住气了,不停地问我,山苜楂在哪儿呢?我说,不用急,面包会有的,山苜楂也会有的。下到山谷,山苜楂终于出现了,不过数量比以前少多了,长势也不算太好,比较令人失望。我们几个早年来掐过山苜楂的驴友都有同感。见山路有明显的拓宽痕迹,或许是泰山管理部门新修的防火道吧?却又觉得不大像,因为这段路修得并不算长,也不清楚是什么人肯出钱来加宽这条用处不大的山路了。因为修路的缘故,山苜楂的生长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时,已经晌午,太阳正毒,山谷里也没有风,一会儿我就满头大汗了。大家沿着山路一直寻找山苜楂到山谷下游的小水库边上,每个人都有收获,只是不如预期罢了。水库在山谷的低洼处,像个大水潭,墨玉似的潭水与山坡上浓密的山林融为了一体,几乎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林了。蓝天上有几朵爱美的白云也想来水面上照个影儿,可惜“镜子”太绿了,只能失望地在那儿徘徊。
返回长城岭到于科村,我们不走回头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山谷。山谷比较和缓,比爬那陡峻的草坡肯定省力一些。山谷中游有一座石矿,堆有大量的褐红色矿石,有懂行的驴友说,这是很有名气的济南柳埠红大理石,磨光了是上佳的建筑材料。我顿时明白了山谷下游加宽山路的原因了。但是山谷中游的小路被洪水冲得沟沟坎坎,七高八低,如果不重修,估计拖拉机也很难爬得上来。
转眼间已经到13点多了,大家都有点饿,也累了,于是找树荫停下来歇息。我核查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人,原来有一位女驴友落在队伍的后面不见影儿了。丢了驴友,这怎么行!我赶紧大声喊叫,直到得到了回应,才放下心来。等到女驴友赶上来时,才知道她是脚力不济,已经走不动了。因为她以前跟着我们爬过几次山,也没有发生掉队的情况,这有点出乎意外。驴友们纷纷拿出零食给她补充体力,有的还主动帮助她背双肩包,分担一下她的负担,这样爬山就省力多了。在大家的帮助鼓励下,女驴友跟上了队伍。
爬到山谷尽头的山脊上,右拐是长城岭,左拐山半腰上也有条小路,我竟然忘记走哪条路了。或许是对长城岭的依赖心理,我总觉得沿着长城岭一定可以找到下山的路。其实这种判断也没有错,只不过有个远近罢了,这是后话。当我们登上山脊上的长城岭,沿着小路走了一段后,我才发现这不是我们以前走过的线路。不过,我还是信心十足,再说闯一条新路,看不同的美景有什么不好,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长城岭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深不可测,茫茫的山林,一望无边,小路上五颜六色的野花随风摇曳,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山鸡的怪叫,人便更有精神了。
到了一处视野开阔地,往东北方向俯瞰,远处有一泓青碧阔达的水面,好像是黄前水库;西北面还有一处较大的水面,看那弯曲的水坝颇像黄巢水库的样子,却又位置不对。往南看,极目处巍巍泰山烟岚袅袅,犹如仙境一般。稍近处也有一大片蓝色的水面碧玉一般被绿树环绕着,很美,却看不到大坝的位置。驴友辰桑说,那是黄巢水库,我敢肯定。这一提醒,看看山下与黄巢水库毗邻的村庄,我断定这就是我们停车的于科村无疑了。确定了方向,然后我们开始寻找下山的路。果然在长城岭边上见到一堆巨大的矿石——柳埠红大理石,好像被人开采出来半加工过。矿石跟前也发现了一条好像废弃已久的下山路,我心里又一阵激动。我们走了一段,路上竟然发现了一丛一丛的山苜楂,比羊栏沟那边的又嫩又肥,可把大家给乐坏了。驴友们忘却了疲累与饥饿,都掐得不亦乐乎,连说话也顾不得了。这时已经14点多了,农家乐老板已经给我打了几次电话了。我虽然也舍不得丢下这些山苜楂,但去农家乐太晚,厨师就下班了。我便催促大家少掐点山苜楂,该下山去吃饭啦。喊了几声,却没人回应,可见肥嫩的山苜楂可以让人忘却饥饿,人的贪婪本性在这里也展露得淋漓尽致。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多掐点儿山苜楂呢?拿出一部分来馈送亲朋,余下的自家包个水饺,再用蒜泥拌上一盘,喝上一杯小酒,该有多美呀!但谁让我是领队呢?
及至大家回到村边,有驴友给我看微信轨迹,说我们偏离了放车位置接近2公里的距离。我说,咱们虽然多走了几公里路,却偶然多得了一些肥嫩的山苜楂,也算扯平了。这样阿Q一下,大家也就不觉得冤枉了。
2023.5.3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