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带火了三座城,除了淄博外,一个叫唐山,一个叫晋城,一个打人,一个打脸。在淄博烧烤爆火的同时,山西晋城一纸命令,把全城露天烧烤都给禁了。

同样是烧烤,为什么偏偏淄博的烧烤能火出圈?为什么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命运?这背后究竟是政绩观的错位,还是价值观的考量?
有人说,淄博背后有高人。如果说高人,也应该是市委书记马晓磊。正是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让淄博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滋滋作响的顶流城市。

为了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马晓磊已经准备了很久。烧烤是一个城市烟火气的象征,如何既要烧烤又能规范?先是引导三进(进店进场进院),甚至直接研发无烟烧烤。
谁砸了我们的锅,就砸谁的碗。为了恢复淄博的疫后经济,快速修复不断下滑的失业率,马晓磊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是近年来极少数敢突出创卫导向的城市一把手。
谁砸了我们的锅,就砸谁的碗。为了恢复淄博的疫后经济,快速修复不断下滑的失业率,马晓磊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是近年来极少数敢突出创卫导向的城市一把手。
所以你看,只要你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相比那些满大街赶着摊贩跑,或者打着污染名义直接一禁了之,甚至不允许老百姓烧土灶的地方,淄博打了个样板。
一个人的魄力,加上一群人的努力,然后转化成如今淄博的活力。都说历史是由少数人的决定和多数人的互动共同写下的,淄博为此作出最好的注脚。
我很欣慰地看到,淄博之后,衣冠楚楚的深圳也表示,将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而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也开始有序放开路边摊。
你看,由淄博所氤氲开来的人间烟火气,很快就会在全国各地冉冉升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