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园·艺术馆·小吃店
——菏泽探亲访友观光纪实
郭黎明
“人间四月天”中旬,春已暮、夏未至的时节。我与家人自驾车由淄博奔赴菏泽,踏上期盼已久的探亲访友、观光之旅。
齐鲁大地风光无限,美不胜收。穿越泰沂山区,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卷碧飞青。驶入鲁西南平原,则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海阔天空。
下高速,缓缓进入菏泽市区。史料称: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以古泽薮而得名。又因菏泽盛产牡丹,故又有“牡丹乡”“牡丹城”之美誉。近几年之菏泽发展迅猛,已是今非昔比,楼厦林立、道路纵横、花木满城,以“花城、水邑、林海”而著称于世。旧时的记忆全然用不上了,全凭“导航”指引路径。
穿街过巷,终于到达妹妹一家所居住的城东高平路生活区。低矮破旧的厂区平房荡然无存,原址上崛起了一片高层楼。年过花甲的妹妹、妹夫均已退休赋闲,两个女儿也早已成家立业,有房有车,“小康”有余,事业有成。
兄妹情深。妹妹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住处,并于当晚在“维也娜”大酒店给我们一家“接风洗尘”。曾任工厂副厂长的妹夫还特地拿出珍藏多年的“五粮液”,要和我“一醉方休”。席间嘘寒问暖、推心置腹,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其间也少不了“陈芝蔴、烂谷子”的流年往事。年轻人自有他(她)们关注的话题,子女升学、就业、职场感受,还有新近发生的各种刷爆网络的新闻。

“菏泽牡丹甲天下”。不看牡丹,枉来菏泽。以往虽曾去过牡丹园,但此行观光仍是我们的首选之地。史载:菏泽牡丹的种植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自古即以花大色艳、品种繁多、富贵大气的特点闻名遐迩。据悉,菏泽牡丹现已发展至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多个品种。全市种植面积40余万亩。由此衍生出众多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120多家,成为菏泽经济的一大支柱。
城北“曹州牡丹园”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园区。翌日上午,亲友们分乘两辆小车前往浏览观光。花事最盛的日期虽已错过,园区门外仍然是车水马龙、游客云集。排队进入园内,万亩花田一望无际,连阡接陌,蔚为壮观。约有超过半数的牡丹日渐衰微、干枯,呈现万花纷谢、“绿肥红瘦”的气象;而错峰生长、姗姗来迟的另一半,却依然长势旺盛,一株株、一簇簇、一丛丛,千朵万朵,傲立枝头,宛如天女散花般,潇潇洒洒飘落在园区深处。其色泽,或红、或粉、或白、或黄、或绿、或墨;其花型,或单瓣、或如荷、或如菊、或如绣球、或如皇冠、或如台阁;其颜色,或浅淡、或深幽、或浓烈。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貌若西子,天香国色,倾国倾城。前代诗人纷纷赞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果真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前人题诗在上头。
下一处景点,我们选择了“吴东魁纪念馆”。据《菏泽日报》报道,此馆于今年4月9日正式落地开馆,菏泽市委书记张伦与吴东魁先生出席开馆仪式并致辞,省市领导及文化界众多名流大家参加活动,场面极为热烈隆重。开馆仅十几日,已吸引了市内外数以千计的观众前往,成为“书画之乡”菏泽市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艺术馆坐落于城西的八一路与清真寺街交汇处,毗临曹州古城首开区,将文化与旅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主持艺术馆工作的副馆长、妹妹的闺女女婿齐卫国早早迎候于馆门外,陪同参观且亲任导游。卫国告诉我们,艺术馆占地约4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左右。是继“菏泽市民文化中心”启用之后,又一处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艺术馆由一座殿堂式三层楼构成。门匾“吴东魁艺术馆”六个大字苍劲浑厚,系国务院前总理李鹏亲题。整座大楼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又不失古朴典雅,极具中国建筑特色。馆内宽阔明亮,结构精巧,柜橱内、墙壁上琳瑯满目,收藏陈列着吴先生潜心创作的书画精品200余幅。我不太懂书画艺术,却也时时被吴先生的作品打动、感染,击节赞叹,为之惊艳、振憾。
先生的竹,云根玉立,铁骨铮铮。国画大师黄冑在其竹图上题诗赞曰:“铜皮铁干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须自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国务院前副总理田纪云则在其另一竹图上题写了“高风亮节”四个大字。
先生笔下的雄鸡,高冠劲羽,引颈高歌。伫立鸡图前,立时会联想起伟人“雄鸡一唱天下白”的千古佳句。
先生是菏泽人,对牡丹情有独钟,展厅内阵列着先生多幅牡丹图。色彩艳而不俗,花枝苍劲有力。将“国花”的神韵、质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先生师法自然,博采众长,有“全能画家”之美誉。笔下的梅、兰、竹、菊、松、藤,鹰、鹤、燕、雀、雉,乃至各种花鸟鱼虫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一、二楼为展厅,三楼为接待、办公区域。在接待室,卫国娓娓道来,向我们介绍吴先生的人生履历与艺术成就。吴东魁先生字昊天,号清瘦人,1954年生于菏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酷爱写生画画,198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不久,调入北京《中国报道》杂志社任美术编辑。几十年来,凭借自身的禀赋、韧劲与奋斗,在书画创作上承传创新,终于踏进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如今,吴先生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鲁西南画派创始人。他的个人画展先后在国内各地及十几个国家举办,均好评如潮。他的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珍藏悬挂,并作为国礼赠送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中央电视台先后为他拍摄了《天高任鸟飞》《吴东魁绘画艺术》等四部专题纪录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一位评论家写道:吴东魁的绘画“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力透纸背”。“既有文学的叙事性、哲理性,又有诗词的抒情性、节奏性,还有着金石书法的线条感和韵味。”
吴东魁艺术馆开馆伊始,便成为“书画之乡”菏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省、市内外众多书画名家纷至沓来;而书画爱好者及其他市民观众,每天则多达五、六百人。按照现在的规划,吴东魁艺术馆将建成为该市集展览展示、艺术交流、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一座大型公共文化交流平台。

菏泽的小吃也是名声在外的。第三日中午,妹妹一家和我们一起避开大酒店,直奔城中一家有名的小吃店。仅面食就有十多样:三丁包、菌菇包、水煎包、蟹黄汤包、水晶虾包、糯米烧卖、杂面蒸饺等,其菜肴则有烤鸭、酱蹄、凤爪、小龙虾及各种时令菜蔬等多达数十种”。味道丰美,任君品尝。“绅士淑女风范全然不顾了,”瞬间变成了“吃货”,大快朵颐。
对于小吃,著名作家冯骥才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小吃也是一种文化。它不存在于金碧辉煌的大酒楼,而如路边的野花,需要自由、随意、轻松,需要大众化、平民化。服务员不是一律粉面娇小姐,而是体型富态、慈眉善目的大嫂、大妈。借用来形容菏泽的小吃,可谓生动贴切、惟妙惟肖。
菏泽探亲访友、观光三日,虽属走马观花,却也印象深刻。在神州大地数以千百计的城市群中,她也许算不得那么完美,那么繁华,但仍会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那里有我熟悉的街巷,走过的道路,抚过的花花草草,有我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和对亲人的怀念与挂牵。
2023年4月23日于淄川
工作单位:淄川区委党校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