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缘何败走麦城?
孙连昌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尊称为“关公”。小说中关羽被浓彩重抹:关云长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等等,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叱吒风云的“战神”,也有“败走麦城”的败笔,落了个被杀身亡的结局。
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关羽率几百部众突围,结果遭到埋伏。关羽被东吴擒获,宁死不屈,被孙权斩杀。
关羽败走麦城是偶然的吗?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别称美髯公,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评论关羽和张飞时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意思是说:关羽、张飞二人,号称万夫莫敌、英勇盖世的英雄。关羽忠勇报答曹操,张飞义气释放严颜,都表现出国士的风范。但是,关羽性情刚烈而骄傲,张飞性格暴躁而少怜恤。正是由于性格上的缺点,导致他们败亡,这是命里注定的呀。
关羽败走麦城,果真是性格上的缺点造成这的吗?我们不是宿命论者。不过,关羽的骄傲放纵、刚愎自用,的确是显而易见的。
关羽曾对儿子说“矢石交攻之际,千枪万刃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其“刚而自矜”的个性昭然若揭。再如,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刘备派人给关羽送印,关羽听说黄忠也列为五虎将之中,大为生气,竟然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后经人劝说,才勉强受印。此外,孙权却遣诸葛瑾(诸葛亮之兄)为使投荆州,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便唤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取荆州之策。
关羽武功盖世,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他却自恃其武艺超群,天下闻名,便有自负之感。有时甚至“听到表扬就笑,听到批评就跳”。如马超来投刘备,得到重用。关羽致书诸葛亮问:“马超的武艺到底如何?”诸葛亮了解关羽性格,就回信说:“马超文韬武略,勇武刚烈超过常人,是这个世间上难得的杰出人才,是彭越、黥布那样的人,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不及美髯公超凡出众、卓尔不群。”结果“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自满之心,溢于言表,心胸之狭,跃然纸上。
“满招损,谦得益”,骄兵必败,关羽的骄傲放纵个性,似乎注定了败走麦城的悲剧发生。让我们再回到关羽败走麦城上。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做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曹仁,曹操急派于禁驰援曹仁。秋季,大雨连绵不断,汉水泛滥,于禁统率的七军全部被淹。于禁投降关羽,关羽又杀了将军庞德。斩庞德,掳于禁,军威所及,长安为之动摇。关羽一时风头无两。在荆州顾盼自雄,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战前,关羽曾扬言:“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孙权)邪!”(意思是你这小子怎么敢这么做!等我攻破了樊城,看我怎么消灭你!)这彻底失去了联盟吴国的最后机会。
作为荆州守将,即使不能结好吴国,起码也不能交恶孙权,理应韬光养晦,坐观时变,伺机执行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但关羽却眛于大势,轻举妄动。另外,关羽对同僚也非常骄横。蜀国镇守南郡的糜芳和驻守公安的士仁,一直都怨恨关羽轻视自己。关羽出兵,他们负责供给军资,却不尽全力救援。对此,关羽放话说:“回来一定惩治他们”,这让糜傅二人更加惶恐不安。孙权见机,暗中引诱拉拢他们,他们随之投靠了东吴。孙权又转而与曹魏密谋,联合夹击关羽。关羽在吕蒙的偷袭下,一败涂地。
关羽败走麦城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造成自己一败涂地身首异处,而且政治上对“吴蜀联盟”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诸葛亮入川前(起初刘备留诸葛亮、关羽据守荆州。但公元214年,刘备进攻雒城失利,急调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率兵入川会师,关羽独守荆州),对关羽骄傲刚愎的性格不无担忧,所以曾再三嘱咐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是保住荆州的根本大计,关羽当场亦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可是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可看出,他并没有把孔明的这句话放在心上。
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因为关羽的死亡,张飞急兄仇遇害。关羽一死,刘备也悲痛欲绝并发誓报仇,决定大举伐吴,发动了夷陵之战。不料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忧伤成疾,最终死于白帝城。蜀国也因接连遭受打击而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实际上,关羽是去世之后,才逐渐被后人神化的。虽然他有严重的过失,但更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过汗马功劳。更主要的是,关羽身上的的确确凝结着许多令人赞赏的品质--神威勇武、忠义无双、正气凛然,尤以其忠和义最令人称道敬仰,他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让后世把他逐渐抬上了神坛,宋尊其为崇宁真君,元尊其为武安王,尤其到了明清两代,几次由皇帝封其为“大帝”,很多地方还供奉“关帝庙”,享受着和孔子一样隆重虔诚的祭祀。关羽在后世中国百姓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形象,也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等对他大加美化的结果。
其实,关羽败走麦城有复杂而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后人在探讨原因时,不能简单地指责关羽性格过于高傲。当然,作为镇守边疆的主帅而言,他对于自己肩负的重任没有正确的认识,缺失对自己担负使命的敬畏,缺乏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缺乏宽广胸襟、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其实是败走麦城的最主要的原因。而狷介跋扈、自以为是,这也是他最后彻底失败身亡的重要原因。
“战神”败走麦城谁之过?固然,关羽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但是其他人呢?这里抛开魏吴方面不说,单就蜀方来讲,刘备就没有领导责任?诸葛亮就没有用人不当责任?能让关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吗?一位伟人曾说“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所以“关羽是可悲的”。
悲哉关公!关羽因战略头脑的缺失和骄傲放纵的个性,最终造成杀身之祸,这个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优点的发挥,而失败却是缺点的积累。但是,世无完人,能力强的人,往往脾气都大;越有能力的人,往往个性越强。
关公败走麦城警示我们:人往往以长取胜,以短致败。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个人来讲,性格决定命运,要胜不骄败不馁,始终谦虚谨慎,不骄傲自大、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此外,或许人人会有走麦城之时,因此对自己的弱点要多一分警醒,对别人的缺点多一分宽容。而作为组织来讲,要善于知人善用,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随心所欲,想用时全是优点,不想用你时全是缺点。要用其所长,着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又力避其劣势和短处,防止“败走麦城”的悲剧发生。
作者简介:
孙连昌:历史学者,山东省和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协会会员。先后入济南陆军学校、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和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学习,在部队服役20年,曾在团和军区机关从事宣传、组织工作。对军事、历史、地理有浓厚兴趣,在职参加山东大学研究生班(历史专业)的学习。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国家级和省市媒体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编著《中国历代兴(衰)亡之鉴》和《大国兴亡极简史》两书,各30多万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