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唐后裔兴旺中,
传统村落精华颂。
明清风格七檩翁。
石龙淋雨帘瀑送,
三湖望月正觉钟。
塔山夕照插云峰,
桥头宿雁众民忠。
南峰耸翠古迹丛。

李氏后人兴旺发,
传家村落世华风。
明清风格七神骏,
石壁淋漓帘瀑蒙。
三叠望仙正觉悟,
塔山夕照插云鸿。
桥头宿雁众民乐,
南岭悠然古迹丛。


2023年4月20日,仙居县诗词与楹联学会,赴管山社区采风,退休教师张志琪老师,介绍了管山社区基本情况,地理位置,该村兴于文化,败于文化,安洲名称,外地人,早年只知道安洲,不知道仙居,他说正式接待文化人,还第一次,永安溪深水港、安洲塔,当年食盐水运,交换场所,就在安洲塔边,两小山前面的位置,安洲山,建了一座庙宇,建议不杀生,彭氏、徐朝到唐朝,李氏三个兄弟,一个在温州,第6代逃避到这里附近,只因朝庭追杀,管山李氏与田市李宅的李,在这一带迁回,管山才开始同宗,到宋朝,这里开始有李氏兴旺,应该属李唐皇族后裔。

李油芝出资捐款,建正觉寺、李氏祠堂5次翻修,管山早年四周是永安溪,村是孤岛。元朝,推翻宋朝后,管山第26代,传到卜家岙,早年逃到三口塘山上,明朝,号姓李,才有财产,管山也出过文人,民国时期,李治白,写过三负唐史策,某中学首任校长是管山人,早年有安洲古里字在墙壁上。热爱管山,要从热爱管山文化开始。
陈国忠书记到会讲话,他说:东区开发,开始管山也是在规划范围内,只因中途,规划往石牛方向转移,目前,脱离出来,重新开发管山,保留古民居,通过新乡贤,引进项目开发,正觉寺改造,努力争取升级级水库,如果升级水库,道路交通就便利了,再在水库用小船,游到寺庙,希望你们宣传管山。
管山村早年有灌山八景,水帘瀑布、塔山夕照、石龙淋雨、正觉晓钟、夹岭朝烟、三湖望月、桥头宿雁、三峰插云。
五十年前,笔者学生时代,曾在管山学校,二年参加田径运动会比赛,分别获跳远、跳高、1500米三项第一名,代表管山片参加城关镇田径运动会比赛,代表城关镇参加县田径运动会比赛。考高中前,住在管山学校复习。
工作后,曾几次带学生,到石龙淋雨、正觉寺山上秋游。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文昌阁、露天戏台、南峰耸翠台门、会选科第台门、走兽、花鸟雕刻精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