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齐鲁风韵 亮丽淄博名片
“寻找文艺符号·品味强富美优新淄博”
一一郝恩波聊斋俚曲音乐会在淄博举行
4月14日晚,淄博市文化馆剧场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场地道的齐鲁韵味,鲜明淄博文艺符号的专题音乐会,献给了淄博的观众。为这个春和景明,花红柳绿,色彩斑斓,欢声笑语,到处红红火火充满烧烤香气,走向强富美优的展新城市,抹上了一道亮丽彩虹。
当晚七时,“正月里,梅花娇,春雪飘,又见春光上柳梢……”随着聊斋俚曲《玉娥郎》悠扬婉转的歌声响起,由淄博市文联、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淄博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媒体中心主办的《寻找文艺符号 品味强富美优新淄博一一郝恩波聊斋俚曲音乐会》在淄博市文化馆剧场拉开帷幕。
聊斋俚曲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形成的一种独特民间说唱音乐体裁,是独一无二的地方文化,是淄博市的一张亮丽艺术名片。
为发挥文艺赋能作用,助力加快实现"强富美优"新淄博愿景,此次音乐会上,郝恩波演唱了《玉娥郎》《耍孩儿》《房四娘》等聊斋俚曲具有代表性的曲牌,同时紧跟时代脚步,演唱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歌颂党的领导、歌颂人民生活新面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气象为主要内容的民歌曲目。承办这场音乐会的淄博市东方小茉莉艺术团、鲁中晨报艺术团团长付立英,演唱了聊斋俚曲精典曲牌《银纽丝》,首唱演唱了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词曲作家丁恩昌先生创作的《淄博非遗》,歌曲生动展现了诞生在淄博大地上,由勤劳的淄博人民创造的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传承人,郝恩波有着近50年的戏曲、民歌和40年的聊斋俚曲演唱经验,“今天举办这场音乐会,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继而喜欢聊斋俚曲,并把它发扬光大,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郝恩波说。
淄博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吕德民,向媒体记者介绍了举办音乐会的组织筹备等相关情况,要求各文艺团体,要坚守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针,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人民,贴近生活,精心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文艺赋能作用,弘扬主旋律,高歌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淄博市第六次文代会精神。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