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风景》创作者梁易(右二)上台领奖
3月29日下午,2021至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在中国故事基地枫泾镇举行。作为一场国家级的中国故事盛会,当天共吸引了线上、线下超百万观众参与,共同见证“中国好故事”榜单的火热出炉。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海市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金山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及中共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委员会、枫泾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上海市金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国故事基地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 白旭旻
“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举办至今,已走过6个春秋,这一盛典让一批批优秀的故事作品在这里诞生,一批批优秀的故事创作者从这里得到力量与灵感。”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主任白旭旻表示,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已然成为了引领中国新故事创作的标杆和示范,让我们看到了故事文化的广阔未来。
据介绍,本届年度中国好故事评选得到了全国著名杂志社、全国故事名家和广大故事创作者的大力支持。专家组经过三轮的认真审读、反复讨论,最终,2篇最受读者喜爱的年度好故事作品,由专家给分和网络票选相结合得出,来自海内外的20多万读者参加了网络票选,来自的浙江的梁易创作的《最美的风景》获得2021—2022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好故事。

获奖作者合影
“这样的‘万里挑一’精挑细选,足见这个国家级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同时它们也是代表着近两年来中国故事的巅峰。”中国故事委员会副主任郁林兴表示,“正因为有如此激烈的竞争和大批优秀的故事创作者,才催生了故事文学的繁荣,推动了中国故事文化的发展。”
2021—2022最受读者喜爱的年度中国好故事颁奖词
<最美的风景>
有一种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血脉;有一种信仰,是爬冰卧雪的赤胆忠诚;
有一种信仰,是超脱生死的坚定执着;有一种信仰,是跨越时空的灵魂共鸣!
雪域高原,他是飞天雄鹰,守卫疆土;边防军营,他是无畏勇士,冲锋在前;兄弟之间,他是知心大哥,勇敢担当;怀一颗“朝圣”之心,时时处处,用行动践行那份坚定信仰。
谁说萤火不争皓月,谁说平凡不敌星耀;有信仰、星火可燎原;行大义、微末胜惊雷。
作者以长时空叙事手法,刻画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边防军人,以一件件军营中的“小事”,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这就是2021—2022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好故事,由来自浙江的梁易创作的——《最美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创作者梁易
佳作欣赏:
最美的风景
梁易/文
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哨所地处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一条蜿蜒狭窄的盘山道是唯一的通行之路。到了12月,天寒地冻,哨所附近的水源地全都冰封了,战士们所需的饮用水,需要汽车部队从大本营输送上山。
刘明亮来自浙江,是汽车营的一名新兵,作为南方人,刚到藏区时因水土不服,可以说是蜕了一层皮,好在他天生牛脾气,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再加上师父多杰照顾有加,他慢慢适应了军区生活。
这天,给哨所送水的任务落到了刘明亮和多杰身上。一大早,检查完货物和车子状况,两人便出发了。多杰把握着方向盘,黝黑的脸庞在朝阳下闪着光:“我们藏区虽然条件艰苦,但也很漂亮吧。”
坐在副驾驶室的刘明亮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深以为然:“是啊,高原独特的风景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车子匀速前进,随着地势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景色也越来越荒凉。厚厚的积雪在日光下闪闪发光。眼看离目的地只剩下十几公里,刘明亮忽然发现卡车车厢在不住淌水,下车撩开遮盖一看,原来在不断地颠簸下,水箱塞子松动,装着的淡水已经流失了一大半。
肯定是刚才检查货物时疏忽了。刘明亮心中懊恼,口中不由叫起了师父。多杰闻声过来查看,一对浓眉也不由紧皱起来:“水只剩下一半,送到山上,相当于白跑了半趟,回营地重新装水,一来一回又要耽误好几个小时。”
“那怎么办?”刘明亮问。
多杰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他想了想,道:“我记得离开主道几公里外有一个深水湖泊,那里的湖水应该没有冻住,我们可以开到那里装水。”说干就干,车子调转方向,半个小时后,一个深湖果然出现在眼前。
不过,因为天气寒冷,加上空气干燥,湖泊的水量明显少了很多,露出一大片滩涂。多杰把车停在岸边,从车厢里拿出几只水桶,叫上刘明亮,两人一起去提水。
天气寒冷,再加上高原反应,刘明亮来回几趟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多杰看了他一眼,说:“你先去车里歇一歇,吃点东西。”
刘明亮知道这不是逞强的时候,依言坐进了车里。一边咬着压缩饼干,一边看着师父提着水桶艰难前行的身影,心中越发愧疚,偏偏此时天色暗沉,竟纷纷扬扬下起雪来。刘明亮见车子距离湖泊还有好一段距离,心想不如把车子靠近一些,这样提水也能省点力。这样想着,他发动车子,开始倒车。才开出几米,忽从后视镜里看到多杰朝他拼命摆手,不等作出反应,车身一沉,刘明亮暗道不好,赶紧刹车,下去一看,后车胎已经陷进泥地里了。
此时,多杰丢下水桶跑了过来:“快上车,不然车子会越陷越深的。”
刘明亮赶紧上车,可是不管他怎么挂挡加油,不管站在滩涂里的多杰多么使劲推车,车子都纹丝不动。他们又把车厢里的毯子都拿了出来,铺在车轮下增加摩擦力,但这招也不奏效,轮子越陷越深。天气寒冷,刘明亮的额头却流下汗来。
雪越下越大,黑色的滩涂盖上了一层银白。多杰无奈地叹了口气:“放水。”把水箱放空,车子重量减轻,或许还有机会开出来。
刘明亮一听,急了:“水放掉了,那我们这趟不是白忙活了吗?”
多杰神色凝重:“白忙活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如果车子无法开出滩涂,我们的处境会更麻烦。”低温和高原狼群,都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没办法,刘明亮只得把水箱的塞子全部打开,一车水很快就流光了。再次发动汽车,但车胎因为陷得太深,车子依然无法前行。
所有努力都毫无结果,多杰长叹一声,道:“前面七八公里处有个老营房,我们必须赶到那里过夜。车子的问题,明天再想办法解决。”
就这样,两人带上不多的口粮,一起步行朝老营房的方向走去。大雪依然下个不停,风吹在脸上跟刀刮一样,他们很快成了两个雪人。刚才提水的时候,刘明亮的鞋子进了水,此刻冻得硬邦邦的,他浑身颤抖,疲倦像海浪一样阵阵袭来,眼皮越来越沉重。
“千万不能睡!”多杰低沉的嗓音响了起来,他脱下自己的棉大衣,披在了刘明亮身上,“很快就到了,坚持一下。”
终于,他们来到了那处老营房,虽然这里已经废弃很长时间,但至少有四壁遮挡风雪,地上还丢着两条积了厚厚灰尘的毯子。多杰将几把椅子劈了,燃起篝火,温暖的火光映照下,刘明亮渐渐缓了过来。
后半夜,刘明亮一觉醒来,发现两条毯子都盖在自己身上,而师父多杰正靠着窗户向外张望。远处,传来高原狼凄厉的嚎叫声。刘明亮拿着毯子走过去,给师父披上:“师父,看什么呀?”
“瞧,多美啊。”多杰轻轻叹谓。
窗外,风雪早已停驻,苍茫的夜空,繁星点点,似蕴含无尽的宇宙洪荒。刘明亮想起家乡被高楼大厦遮蔽的天空:“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接父母来藏区旅行,也让他们领略高原的奇景。”
多杰笑笑,道:“我倒是想去你的家乡看看,去瞻仰南湖红船。”
刘明亮知道多杰最近在申请入党,南湖红船作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对他而言,自然格外有意义。他笑着道:“师父,我是嘉兴陶庄镇人,南湖离我不远,到时候我给你当向导,带你好好玩一玩。”
师徒俩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花了几个小时徒步走到哨所,终于和部队取得了联系。刘明亮以为这次送水的任务虽然失败,但有了战友的帮忙,把陷在滩涂里的车拖出来总不成问题。谁知他们开着牵引车到事发地一看,经过一夜极寒,车轮已经被牢牢地冻在了冰面上。战士们拿着十字镐刨了大半天,只刨去了几公分坚硬的冰层。牵引车拉断了几根钢丝,车子依旧深陷其中。
多杰颓丧地丢下十字镐,说:“没办法了,山路太窄,大型车开不上来,现在这辆牵引车是不可能把车拖出来的。”
刘明亮知道,这意味着卡车将要报废了。他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疏忽,竟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一时间呆若木鸡。回营的路上,多杰附在他耳边小声道:“回去后领导问话,你就说是我把车子开进滩涂的。”
刘明亮愣了一下,忙道:“不行,师父,我不能让你替我背锅。”
多杰一脸正色,道:“不管是谁把车开进滩涂,你是我徒弟,你犯了错,我这个当师父总是难辞其咎的。”顿了顿,他又道,“你刚入伍不久,犯了这么大的错,肯定要挨处分,说不定会让你立刻复员回乡,真要这样的话,你哪有脸面回去见父母啊。我是老兵了,就算挨个处分,也不至于像你这样严重。放心好了。”
刘明亮还要拒绝,但多杰丢下一句“如果不听我的话,以后就不要叫我师父”,结束了这场争论。
回到营地,领导果然询问事情发生的缘由。多杰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一旁的刘明亮只能咬着嘴唇,沉默不语。听完他们的叙述,领导沉着脸,说讨论后会给出最终的处理意见。
当天晚上,刘明亮一夜没合眼,让师父替自己背锅,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安心。一连三天,刘明亮都心事重重,每天都开车去冰湖看一眼那辆被冻在冰湖里的卡车。这天,他回来后直接找到多杰:“师父,我想到办法把卡车拖出湖面了。”
多杰怔了怔:“什么办法?”
“化整为零!”刘明亮解释说,这几天天气回暖,他看到湖面已经不像前段日子冻得那么结实了,他们可以把卡车拆卸下来,然后重新拼装起来。这样,即使会损失部分零件,至少不会整车报废。
多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道:“办法虽不错,但拆装整辆卡车,难度不小,光一个发动机就有几百斤重。你有把握吗?”
“师父,参军前,我在汽配城干过,参与过整车的拆装,这次虽然没有十足把握,但不试一试,我不甘心!”刘明亮面色坚定,“师父,车子已经准备报废了,再坏又能怎样呢?”
多杰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既然这样,那我和你一起干!”
接下来的日子,师徒两人只要有时间,就会赶去冰湖那儿拆卸卡车。第一天,他们拆下了大厢板,然后抬到干燥之处,第二天拆卸驾驶室,有些螺丝已经锈死了,他们就用喷灯烧,或者直接切割,最困难的还是发动机,幸亏营地里的战友们听说此事后,都来帮忙,几个人一起合力,终于把发动机拆了下来。
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了五天时间把整辆卡车拆解开了,又花了四天时间把车子重新组装。第九天下午,这辆被“判了死刑”的卡车终于“复活”了。刘明亮紧紧抱住师父,眼中噙满了兴奋的泪水:“师父,我们成功了!”
多杰用那双布满了油污和伤口的手掌拍了拍刘明亮的肩膀:“没想到啊,你的办法真的成功了!明亮,你是一名优秀的汽车兵!”
看着这番情景,前来帮忙的战士们都大声欢呼起来,由衷地替师徒俩感到高兴。
几天后,事故的处理意见也出来了,因为及时挽回了损失,多杰最终免予处分,但是他的入党申请被驳回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宽慰一脸亏欠的刘明亮,“明年我会继续提交入党申请,没关系。”
“师父,你肯定能顺利入党的,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刘明亮哽咽道。
经过这件事,刘明亮行事更加谨慎周道,几年后,他带着几次受表彰的荣誉,光荣退伍。临别前,他找到师父作别。
多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生锈的螺丝,递给徒弟:“给你,做个纪念。”
刘明亮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当年他们拆卸卡车时替换下来的生锈的大螺丝,不由一阵感慨:“师父,记得你说的话,来嘉兴的话一定要找我给你当向导。”
多杰此时已顺利入党,他黝黑的脸上布满宽厚的笑容:“那还用说,我一定会来找你的!”
回到家乡,刘明亮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生意兴隆。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他不止一次邀请多杰来陶庄做客,但多杰总是无法抽身。作为一名老战士,他放不下藏区一茬茬的新兵。“等百年党庆吧,到时候,我一定要来你家做客,我还要去南湖瞻仰共产党的诞生之地!”他在电话那头憨憨地笑着。
终于,百年大庆将近。这天,刘明亮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那人说自己是多杰在部队的徒弟,叫王浩然,他和师父现在就在嘉兴,正在南湖边看红船。
刘明亮兴奋异常,挂了电话立刻开车赶去会面。正是一个细雨纷纷的日子,南湖上雨雾弥漫,朦胧中,一个穿军装的背影挺立在湖边的访踪亭里。应该是王浩然了,可是,师父在哪里呢?
刘明亮狐疑着冲那背影喊了一声。军人慢慢转身,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双颊挂着明显的高原红。他的双手端在胸前,捧着一个黑色的相框,相框里,是多杰挂着憨厚笑容的黑脸庞。刘明亮的脑袋嗡的一声,一时间呆住了。
王浩然告诉刘明亮,多杰在一次出车任务中遭遇车祸,为了营救同伴,不幸牺牲。战友们都知道,身为党员的多杰生前一直希望能亲眼瞻仰南湖红船,为了让他了却这多年的心愿,王浩然带着师父的照片,来到了南湖边……
风停雨住,雾散云开。金色的阳光洒落在那艘意义非凡的红船上,映着湖面上的粼粼波光,美不胜收。刘明亮将师父的相片抱在胸前,深情地道:“师父,看啊,这就是您一直想看的最美的风景。”
入选名单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
(8部)
《一锅鱼汤》 黄廷洪
《天使在人间》 钟爱文
《一块奇石》 卢树盈
《吃讲茶》 朱闻麟
《纯属意外》 陆惠明
《一颗大门牙》 徐树建
《救命的雷电神》 曹景建
《责任》 姚海松
2021—2022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
中国好故事(2部)
《最美的风景》 梁易
《喝一碗绿豆汤》 李建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组织单位
枫泾镇新义村中国故事村
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组织者
毛纪萍

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举办地、中国故事基地枫泾古镇介绍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
枫泾古镇隶属上海市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在元末明初时与浙江的南浔、王江泾、江苏的盛泽合称为江南四大名镇。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枫泾古镇在1951年3月统属松江县管辖;1966年10月起,划归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管辖。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2016年10月14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陈志荣 / 风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