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3月22日上午,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区域公共品牌“景谷大白茶”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发布会上,景谷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世武发布新闻,并宣布“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
发布会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跃彬介绍了科技助力景谷大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申时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茶叶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陆传坤,回答了媒体关心的问题。
一杯历史悠久的文化茶
据悉,景谷已发布《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景谷大白茶》两个团体标准,完成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和古生物化石展陈馆建设,实现景谷大白茶品种“秧塔大白茶”茶树品种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2年度,景谷荣获“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茶业百强县域”荣誉称号,入选“茶业最具投资价值县域”榜单。
景谷大白茶是一杯浑然天成的生态茶。景谷县是无量山系一块美丽富饶的绿色生态宝地,是北回归线上的傣彝之乡,素有“无量宝地·千景之谷,绿海明珠、茶祖之源”的美称。景谷大白茶在这里起源、繁衍、蓬勃生长,不可复制的地理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景谷大白茶的优良品质,成就了这一“株”来自大自然的白茶。
景谷大白茶是一杯历史悠久的文化茶。景谷县是茶马古道重镇,是普洱茶和白茶原料重要生产基地,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是云南白茶的核心产区,也是大叶种白茶的发源地,3540万年前的茶树物种始祖——宽叶木兰化石在景谷出土。
史料记载,清道光乾隆年间,景谷茶农精心采制单芽白茶,用红丝线编成穗状“茶束”进贡皇家,因其条索优美,犹如龙须一般,茶性高洁、清雅,独具皇家气质,深受乾隆皇帝喜爱,被授予“白龙须贡茶”称号。20世纪80年代,以景谷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白龙须贡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并作为国家级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
一杯前景广阔的致富茶
景谷大白茶是一杯“甜到心里”的幸福茶。景谷大白茶为乔木型,大叶类,芽壮叶大、银绿批毫是景谷大白茶的最大特点。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自然萎凋、晒干或文火烘干后的景谷大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汤色黄绿清澈,滋味甜醇、回甘持久、温厚滋养,花香高扬,蜜香浓郁持久,是“茶中仙子”。素有“芽如飞刀,毫如雪貂,香如花包,甜如阿娇”的比喻,享有“甜到心里的茶”之美誉。
景谷大白茶是一杯功效显著的养生茶。景谷大白茶汤色浅黄透亮,性质温凉,拥有多种水浸出物和营养成分,富含多种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烦闷;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降噪;养气、养颜、养肝、养目、养心、养神“四降四抗六养”的养生保健功效,能够帮助人体抵御感染,进一步增加肌体调节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景谷大白茶是一杯前景广阔的致富茶。景谷县大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以“打造中国大叶白茶之乡”为目标,坚持“生态立茶”,加快推进“景谷大白茶”区域品牌培植,着力打造景谷大白茶+科技+文化旅游+康体养身的产业体系,推动景谷大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景谷大白茶已在全县10个乡(镇)142个行政村2000多个村民小组推广种植,种植面积20万亩,有茶农12万余人,获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8万亩,年产量近8000吨、综合产值26亿元,茶叶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一带,部分出口欧美市场。(文/张密 图/景谷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