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教师的一项改革措施冲上了热搜,那就是教师退出机制。一直以来,教师都是铁饭碗,一旦上岗就基本没有下岗的风险,这也被很多人所诟病:有些师德师风丧失,能力水平低下的教师长期在教师队伍中祸害祖国的下一代。因为没有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所以有大量的不合格教师留在教师岗位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此种现象深恶痛绝。
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希望师德师风优良能力强的老师留在岗位上,希望那些不称职的老师可以离开教师队伍,但是这么美好的愿景是否能够实现得比较美好就说不定了。
网友们看到教师退出机制提出之后就提出了这几点担心:
1.如何评价老师是否合格?会不会出现跟领导关系搞得好的就留在岗位上,那些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得经营人际关系的老师就会惨遭淘汰?
2.这一机制的推出是不是让潜心教学的老师更少,老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经营与领导的关系上?
3.教师本就是良心活,这个机制的推出会不会给了一些领导们压榨老师的机会?不服从管理的老师会不会因此而面临被着淘汰的险境?
4.教师有退出机制,那么领导呢?
的确是这样,教师这个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师德师风是摆在第一位的,但难就难在如何评价一个老师的师德师风,道德问题本身就是很难评量的:
一个在领导面前踏实勤恳的老师,背地里也许对学生恶语相向;
一个在领导面前桀骜不驯的老师可能把学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公开课上得精彩绝伦的老师也许在学生面前敷衍了事,批改作业潦草应付;
一个在一些家长眼里是优秀的教师典范的老师可能在另一些家庭地位低微的家长面前作威作福。
要想判断一个人的心,太难了。所以重要的是,这个退出机制最终的决定权是谁,是学校领导说了算,还是多方会谈的结果?如果仅仅只是凭借领导层面对一个老师的评判而决定老师的去留,那么结果就是网友们所说的,老师们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应对领导上,那些更善于经营与领导关系的人将会获得更多利益。
如果是多方会谈,那么是否能让所有接触这个老师的人拥有相同的发言权,能否让一些没有话语权的人发声,能否容许这个老师为自己辩驳,为自己申诉?而不仅仅是象征性地开一个代表大会,走一个象征性的流程。
我们要警惕表面看似民主而实际上做出的决断可能更极端的现象出现。
其次,我们要明确的是:一旦教师有了退出机制,那么领导是否也同样有退出机制?当一个机制可以决定教师的去留,那么领导是否也应该和普通老师一样具有同样的机制?当一个机制剑指普通人的时候,公平公正就很难实现了。
所以也有网友指出,如果教师有退出机制,那么校长也应该有退出机制。
的确是这样,当领导们可以对教师进行评判时,普通老师也应当可以对领导进行评判,并且这种评判的权重不应互相身份的不同而显得不同。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