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烟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成立的,也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烟标收藏协会之一,今年已历时28年。
成立伊始,虽没有将烟标文艺根植入烟标文化之中的设想,但在当年迎香港回归之际,省纺织系统组织及选拨庆香港回归文艺汇演节目,就产生了创作烟标题材小品的构想。于是经过一周时间的创编,小品《迎回归》就应运而就。通过烟标收藏者诠释与香港回归有关的烟标场景及相应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顺利取得在随州举行的参选资格,这应是全国首个烟标题材的小品节目。
一个生肖轮回过去,2009年,鄂州烟协取得承办第十三届中国烟标文化节的举办权,在筹备方案中,将烟标文艺晚会作为其中的一项环节。仅用一周时间就创作出了两个相声、一个小品的烟标题材主题节目,还有诗朗诵、三句半等类型的烟标节目。只是最后未能与演出场地谈妥而使该烟标文艺方案“流产”。不过,当时创作的相声和小品节目台词于2015年载入了鄂州烟协成立20周年纪念册《烟标艺苑》专栏中。
2019年10月19日,鄂州烟协为纪念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烟标文化节圆满成功十周年,在临江得胜村福临园举办烟标文艺联欢会,可谓一炮打响。只是当时属“内演”而未对外邀请。
去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于6月12日在石山长山果园山庄举办“喜迎二十大 烟标寄深情”烟标文艺联欢会,并对外邀请了市作协、市诗词学会的文人墨客来感受烟标文艺的魅力。颇受赞赏,反响热烈。出席嘉宾并表达了要加入烟协的愿望。这也标志着烟标文艺对外也是一鸣惊人。
将烟标收藏注入文艺元素,从而使烟标由“文化“向“文艺”的融合与渗透,由“静“向“动”的转化。同时,还要用烟标文艺服务于烟标收藏。如将年终总结表彰的颁奖部分通过烟标文艺来体现,更加增添荣耀感与气氛的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协会属松散形特点,集中进行排练较为困难,彩排就更难了,因此,所进行的三次文艺联欢均未形成彩排条件。尽管如此,并没出现“砸锅”或“掉链子“现象。只要合理组织、精心安排,就能确保成功。

这是25年前创编的首个烟标小品《迎回归》作品,发表在2007年6月会刊《吴都烟云》(总第43期)上。

这是8年前鄂州烟协成立20周年纪念册封面。

这是在《纪念册》刊载2009年创作的《烟标对联》部分内容。

刊载的相声《别扔“钱”》部分内容。

刊载的小品《地下地上》部分内容。

这是3年前烟标文艺联欢“首演”前的会刊报道及《节目单》。

这是去年“次演”时主持人涂钢报节目场景。

三老诗歌朗诵《颂党恩》表演场景。

市旗袍秀团队友情表演令人瞩目。

男女声对唱场景。

会场局部场面。

2月19日“三演“场景壮观,主持更具专业特色。

开场舞很吸观众眼球。

颁奖场面更为壮观。

三句半演得有模有样。

四年演三次,每次大变化。但有一点没变就是:从主持人到演员,均来自本会会员。充分昭示了烟标文艺之路会越走越宽广。而三天前的又一次轰动演出,分别在都市头条、百度APP、今日头条、时代人生、网易新网等五家媒体报道,其影响力更是引人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