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悼念
——写在景克宁先生百岁祭
王贞民
适逢景老百年祭,
各路同仁齐奋笔。
美篇凿凿颂泰斗,
演讲界里热浪翻。
反躬自问心生愧,
吾辈何以如寒蝉?
原来都是学院人,
中文系里同耕耘。
教学重任各在肩,
夜以继日忙不闲。
近在咫尺擦肩过,
风风火火一天天。
天天如此似浮云,
只识其靣难知心。
也有心思受面命,
又恐干扰添麻烦。
近水楼台先得月,
今日错过待明天。
无限“明日”何其多,
一推再推六二五。
不意竟成千古恨,
总结教训:“错错错”!
三校合并景老退,
专事演讲走南北。
天涯海角行踪远,
同事相见若晨星。
景老联袂结交广,
文友多是校外客。
那时我们还在任,
事务繁冗难脱身。
景老演讲日程满,
天各一方在东西。
曾有意向颂景公,
笔拙辞穷写不出。
搜肠刮肚不成句,
搔头抓耳难成篇。
非是小者不尊老,
了解肤浅怕失真。
景公仙逝那一刻,
新校督导任务急。
忽闻噩耗往回返,
灵堂敬献一炷香。
插说两宗小故事,
景老魅力见一斑。
我在一九九四年,
艺术系里任书记。
有一教师脱岗位,
景老关爱心如焚。
给我写来一便札,
情意真切动心扉。
为着他人排忧难,
演讲泰斗献爱心!
还有一事是这样,
听我下面给您说。
現在我的住宅旁(学院老校区南苑八号楼右侧),
有棵高耸入云杨。
合抱足有两人粗,
冬来挡风夏遮荫。
杨树能有今日茂,
景老人格显神威。
早在九十年代初,
工人建房伐树身。
那棵丈把小叶杨,
也当砍伐做柴烧。
“石头”阻挡走上前,
工人一时不配合。
听说他是景老儿,
连声承诺“停止伐!”
这棵杨树能存活,
幸亏景老德望高。
工人师傅敬大师,
留下古杨传美名。
现在目睹参天树,
有如景老現真容!
往事如烟匆匆过,
而今迈步从头做。
我劝中文同事们,
讲讲景老小故事。
再劝景公众门生,
一日为师终生恩。
景老教学亦一流,
课堂丰姿也动人。
何不揮毫抒一笔,
大师形象更光辉!
演讲教学小故事,
百花争艳自芳菲。
感谢演协首事者,
壬寅大祭功不没。
景老生当人中杰,
身后堂堂为鬼雄。
祝愿景老九泉安,
美名流芳千古存!
二O二三年二月十日。运城学院王贞民
(三校合并,指原运城师专、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筹】三校于一九八九年合并为“运城高专”,后专升本为“运城学院”;新校,指运城学院新校址,在运城北郊舜帝陵区,校园面积三千余畝,距老校区约二三十华里;“石头”,即景君石,景克宁教授之子。)

作者简介:
王贞民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教授级别,处级干部,二OO一年退休于运城学院。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