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讯(通讯员 李昂 梁凯)汇聚青春之力,筑梦乡村振兴。为鼓励在外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增强返乡学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搭建青年大学生服务“三农”平台,引领更多青年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3年1月26日,在涟源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伟谋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由涟源青年大学生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促进会大学生社会发展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民营经济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知识产权委员会、湖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委员会承办,涟源市人民政府、涟源市政协、涟源市法学会、涟源市科学技术协会、七星街镇人民政府、涟源市胜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南吉明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湘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的“凝聚青年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2023年涟源市青年大学生论坛在涟源市七星街镇菜花村成功举办。
论坛组委会主席易吉明博士(中)致辞。
“凝聚青年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涟源市青年大学生论坛旨在探讨当代青年如何与乡村振兴联结,相互赋能,为当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联结聚智、助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员原副所长、研究员李德芳主题讲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李德芳,涟源市青年大学生论坛组委会主席易吉明博士,长沙市芙蓉区交警大队易仲春,娄底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发展事务中心副主任朱雄军,涟源市政协二级主任科员阙献新,涟源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刘月锋,中国法学会会员、涟源市社保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廖健,上海锦瑞通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波,涟源市政协委员、湖南知香面业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熊等领导和嘉宾及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凝聚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积极发言,为青年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主动承担相关工作,论坛成为涟源青年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的一张新名片。
涟源青年大学生论坛组委会主席易吉明在致辞中,回顾了九年多来,联系知名人士、组织返乡大学生在涟源市委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累计为涟源孤寡老人、重病患者和贫困学子捐赠物资或现金100多万元,在广大涟源青年大学生,乃至全省和全国青年大学生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工作受到全国政协主席张庆黎、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健、时任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等领导同志的肯定或支持,事迹被人民日报、央广网、央视网、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娄底日报、涟源电视台和涟源市人民政府官网等权威媒体报道。
中国麻类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李德芳在发言时指出,乡村振兴,人人可期,人人可为,青年人作为乡村振兴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理应得到重视并引导好、利用好。我作为咱们涟源人这就是我的家乡,我深深爱着的家乡,爱它的不俗,爱它的深沉,爱它的清秀的美。尽管个人力量是微薄的,但我还是想尽自己所能回馈家乡、回报社会,积极为家乡涟源乡村振兴鼓与呼,深度解析涟源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主要特征与特点,正确认识到其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从资金投入、景观规划、环境规划、资源丰富、规范管理等多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观光休闲农业的社会价值,以此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讨论会现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参加论坛的大学生围绕“我村最美是啥?我村最缺啥?后地村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从就业现状、所学专业结合家乡实际,现场提出了多项接地气、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听完大学生们发言后,涟源市社保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廖健深情地向学子们介绍了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他们深入交流,衷心希望大家为涟源发展、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青年大学生论坛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行动,使之成为社会参与度更高、社会影响力更强的社会公益事业,为全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李德芳和易吉明等共同为涟源市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会筹委会揭牌。
此次“凝聚青年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涟源市青年大学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激发大家将热爱家乡的拳拳之心转化为建设之力。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方力量,继续为返乡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鼓励返乡大学生积极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入基层、融入基层、沉浸基层,在基层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增长知识才干、扩展眼界视野,汇聚起“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的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论坛的最后,由中国麻类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李德芳和涟源青年大学生论坛组委会主席、涟源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会筹备委办公室主任易吉明博士等组委会成员共同为涟源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会筹委会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