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年味
白 水

每当过年,许多人都要提起“年味”,或多或少,或浓或淡,仿佛如果没有这个“味”,就不叫过年似的。于是在一片闲谈、吆喝或歌唱声中,觉得年味多了,过得有意思。年味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心里忽然起了这个念头。自己已经过了几十个年,并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有些惭愧。
但当我想开口回答的时候,却又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这个最平常、熟悉、亲切的词变得陌生、模糊起来。甚至“年”、“味”这两个字也难以说清楚。年是春节的那一天,人们又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十五之前都是年”,而其他时日不也和“年”连在一起?关于这个“味”字,就更不好说,肯定不只是鼻腔里、舌尖上的感觉,而是包含人生感官、心灵的全部内容,是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交融酝酿,是社会人生、宇宙自然的变化运行。自古许多贤哲,谈论“滋味”“味道”,作文写诗,感叹“谁解其中味”,“欲辨已忘言”。
但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没有什么细腻感情或高远境界。只是觉得,自己生活在尘世的烟火中,一年年过去了,感受很多,想回顾一下,给自己一个说法,有啥说啥,不怕别人笑话。那就想想自己过年的经历体验,说一说对年味的感觉,也算一种收获,不让年白过了。
年味是放松一下,让自己歇一歇的感觉。平时忙忙碌碌,眼看到年了,似乎看到了头,要改变一直上紧发条的状态,换个状态,慢下来,停下来。放下各种活计,喘口气,休息休息。可以不去上班,不想业务,睡个懒觉,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歌,看看电影。或者什么也不做,随意地逛一逛,玩一玩,甚至站着、坐着、躺着发发呆,静一静,也是难得的感觉。世界不断变化,但从日月升降昼夜交替,到草木枯荣四季轮转,万事万物的存在变化都有个节点,有个节奏,有一个停顿、放松、休憩,需要缓一缓,调整调整,安顿安顿,恢复活力,体验自己。看看那些四季常青的竹子,就是一节一节的,才能站得稳,长得高,撑得住。人生漫长,又充满艰辛,时时费心费力,就要有一些这么样“节”,如过年过春节,让身心休息放松。
年味是犒劳自己,享受生活的感觉。记得小时候,生活还没有解决温饱,十分盼望过年,能有美味佳肴,吃得饱,吃得好。有鸡、鱼、肉,有煎炒烹炸出来的气味,有花椒、茴香、葱姜蒜、酱油醋的气味,当然还有酒的气味。家里过年摆宴席招待客人,酒必不可少。大家猜拳行令,推杯换盏,倒酒劝酒甚至斗酒,说说笑笑,热火朝天,酒香满屋。酒香飘过庭院,让街上的行人也高兴起来。现在条件好了,过年的菜肴更加丰盛,酒水也更多样。那也要更有“味”的,要感受“舌尖上的中国”,购买各地名吃,或者不辞劳苦,亲自做几道拿手好菜,吃个顺心如意。酒就更不用说了,好像全世界的酒都来到中国商场的柜台上,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买好几种,换着味来喝。过年喝不完没关系,慢慢喝,年味也就更醇厚绵长。过年吃香的喝辣的享口福,当然还要穿新的,人靠衣裳马靠鞍,要漂亮好看。不过现在大概平时就常买新衣服,不用专门过年时再买了。想想小时候,新衣服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浑身焕然一新,熠熠生辉的样子,心里开出花来,脸上都有放光的感觉。那个时候,衣服确实是有味道的,家织布染色时便有了颜料的味道、石灰浆的味道,也觉得新鲜、清爽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年味是众多感情的味道。一年了,人们紧张忙碌,过年时要表达内心的感受,要有充分的感情交流。人们在外面的世界里奔波奋斗,吃苦受累,为的是家庭的安宁、温馨与祥和,亲人的幸福快乐。晚辈给长辈送礼拜年,表达祈愿;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满满的祝福。阖家团聚,尽情欢乐,每句话、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似乎心有灵犀,能和谐共振,无限舒服熨帖。感动得不得了,心醉神迷,眉开眼笑,热泪盈眶,摇头晃脑,似乎连头发梢都在轻轻舞蹈。“过年好!”明知时光永逝,但有这番感动足矣。家是感情的港湾,感情还随波逐浪,温暖广阔的茫茫海洋。过年走亲访友,呼朋引伴,互相问好祝福,聚会聚餐,让心灵的感动互相应和,互相温暖。感情超越现实生活的束缚,心灵获得极大的自由,春风一样和煦、浩荡。因为防疫的需要,今年人和人之间少了见面,少了聚集,但心灵交流的愿望丝毫不减,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快捷、方便。视频拜年、直播会面、微信、短信、电话等,想念、问候、祝福满天飞,感情流溢人间,充满世界。
人是理性的动物,年味是思想的味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感情由来有自,不是缥缈虚幻的尘埃、烟云。感情的后面是思想,是人们的认识、思考和感悟,是现实生活,是整个世界。现在的中国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红火兴旺,怎么不让人动情,要赞美、歌颂这个美好世界、幸福人生!感情是思想的动力,在享受、体验、欣赏生活的时候,怎么不浮想联翩,想得更多、更远,要回想过去、展望未来?过去是怎样?父辈祖辈是怎样?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怎样来生活?没有先辈,便没有后世,没有自己,没有现在的生活。而他们是怎样的生活?无疑,他们也曾在漫漫长夜熬过孤独寂寞,也曾白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出力流汗忍受艰难。人生不容易,如何不为生活而礼拜、赞叹!有生必有死,死生本一体。我们想念他们,后人也会想起我们,生生不息,如何沧海桑田!
越是想到死,也越热爱生;越是热爱生,也越感到死的沉重,感到庄严肃穆的心情。如何才是生,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生有无限可能,捉摸不定,但死是那么的唯一确定。有死才有生,认识了死才懂得生。而且死是那么毋庸置疑,那么坚定永恒。因此,才有了生的坚固支撑。因此,如何不感恩先人,敬畏鬼神!于是过年时阖家团圆,也摆上祖先的筷子碗,请祖先上位就坐,庆贺新年,共享快乐。因此,生活也就更加有分量,更加肃穆庄严;生命更加悠远,是瞬间的现在,也是无尽的永恒。大地上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天空中日月星辰,永远光明。天长地久,崇高神圣,生生不息,造化神奇。于是虔诚敬拜天地,让心灵和宇宙天地合为一体。于是,年是更厚重的感情,是更深远的思想,穿越岁月的迷雾,寻找到自我、家族和生命的根基,寻找到人生的信仰。
年味中有宇宙天地变化的味道。宇宙浩渺,天高地远,但同时也就在人们身边,生生不息的变化渗透在年味之中。过年时天寒地冻,北风不断,水流结冰,雪花飘舞,人们不禁叫好:“瑞雪兆丰年”!但在这寒冷的冬天,过年了,春节到了,春天也慢慢走到人们身边。阳光明亮起来,黑夜渐短,白昼渐长。南风越来越多地吹起来,不断送来春的消息。墙角的腊梅花开了,那么安静温馨的感觉。也有蜂蝶了吧?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大年初一爬爬山,忍不住带回几枝松针,插在墙头上,挂在大门口,青翠喜人、松香阵阵,尽是春天气息!而山野中柳树泛绿,草叶萌芽,冰消雪融,溪流潺潺,滋润大地,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
如天地生生不息,人世间也不断变化,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让人感叹。中国大地欣欣向荣,百业兴旺,到处是红火热烈的过年景象。在2021年里的这个春节,年味有了特殊的味道,人们戴上口罩,社区、楼道喷洒消毒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如梭,每年都有不同的味道。在努力平安过年,庆祝春节的同时,中国人也放眼世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肆虐,战争不断,无数生命消失,带来无尽的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人间大同?中国人的年味中便有了痛惜,增添更多前进的动力。因为中国人自古以天下为己任,讲修齐治平,民胞物与,现在都知道构建命运共同体,全球同此凉热啊。
年味是这么多啊!还有鞭炮烟花的味道、春联红纸墨字的味道、年画门神的味道、大红灯笼中国结的味道、赶年集拥挤热闹的味道、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的味道……
真是无限丰富浓郁、鲜活生动的过年味道!年味是五官的感觉,是心灵的感动,是人生奋斗的历程,是国家日渐强盛,民族实现复兴,是人类更加进步文明,是天地自然神圣永恒……诸多的内容,融汇在过年的春节中,又相互作用,不断酝酿生发,品味不尽!所以老百姓过年贴年画,历来都有“连年有余”的主题。“连年有余”是生活富余,是年味满满,衷心感动,迎来一个个光明灿烂的春天。
作者: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