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中国》杂志——更时代 更中国 更世界
祝读者们元宵快乐!

西泠名家童亚辉书宋人元宵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岁岁有今朝,年年有今日。2023年2月4日和5日将分别迎来立春节气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两个节令紧相连,是一种有趣的巧合,可谓喜上加喜。据说在21世纪这100年中仅有6次。2月4日,立春,此时大地将开始解冻,蛰虫逐渐苏醒,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2月5日,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书法释文:木兰花令 (宋)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个节气里都会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是人们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
宋代是中国艺术和生活美学的巅峰。今日元宵,我们特选宋朝人的写的诗词,愿古人笔下的诗意和今人写的书法,可以为大家带来祥和福缘,带来圆圆的心情、圆圆的日子、圆圆的爱、圆圆的梦、圆圆的好运!
本次元宵佳节之际,推出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童亚辉书宋人元宵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释文:《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书法释文: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书法释文:生查子 (宋) 吕渭老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
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书法释文:诗曰 (宋)姜夔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书法释文:归去来(宋)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书法释文: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西泠名家童亚辉艺术简介
童亚辉,1960年生,浙江宁海人。字有伦,号颐云楼主人、竹香书屋主人、有道人。现任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童亚辉书法作品集》《书道宗师》《书法道即王道》《笔是将军 故须迟重》等书法专集、文章和诗集《途间集》。曾参加“全国第一届草书大展”“浙江书法六十年精英展”“翰墨华章——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书法学术邀请展”“兰亭书法社书法双年展”“2013国际现代书法展“等书展。

来源:《时代中国》杂志
发布:何媒矩阵
主编:南沙
总编辑:何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