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得经
盛义甫
何为得?何为得之道?得之暂时,失之永恒。宝与金钱何之不同?宝经雕琢至世界,亦始周转,比之与钱,均为周转之物,只周转慢矣。然,宝与金钱均非人离世之能随之,宝亦是永存于世哉,何人曾真拥有其乎?终归于他人,他人之宝又复至他人,循环不断矣。今人能祖传家宝难哉!即使传之,数量微矣。
创新之物,而有益者,尤以文字为佳,可流传于世。以往,见只读书而不买者,不解,今似悟之。除以书为工具创新,而常用之,否则均为购来别人之物矣。君见古董商货架之物,何物为其所有?均来自曾拥有者,再从此处转至他人藏之,周转于世。不断兑换为钱以养活某些人,再让另些人把玩以乐。譬如地产,买来卖去,周而复始,房在兹,人不同矣。有鳏寡孤独者去世之后,贡献社会,或以交易不断成为他人之财产。或有升值,或有贬值,均为别人之物。总之,世界之物均为公有,只是为不断奋斗者暂时占有之。
道可道,非常道。道为得之道,人之公平在于,须得之有道。仁者之道,三观正者,为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即为人民者。
然道亦有黑白行者,古与旧社会有之。无奈叹之,常白不如黑也,为得者,或言:白恶于黑。黑或尚有底线,白者不择手段,唯钱为圣。黑白相互依存借力,互以为荣,白加黑,民之无奈。为黑白之道,国法不容也。
鼠何知钱也,狸焉论银黄,以私利为是,便取之无道也。故常有以钱为本,或假药、或贩人,或毒食、或大车碾人,凡罚赔之款均视为成本,获大利何惧小本哉?以狸自居,何管慈悲乎?古与旧社会有之。
天下之乱皆因不公,譬如旧之社会,富者蹂躏穷者;譬如今之天下,财阀之帝国蹂躏世界他国。凡庸者当道,仁者慨叹,皆是因规则使然。道得观亦为选人之道,选人之道为私之得和为公之得,迥然不同矣。民之衣食行属生存基本,或苟且生存之道,凡追求华丽享乐皆富者也。而医育住工属生存基本所需者,供之以需,亦为无数英烈之高尚目标也。
大千世界,洪流入海,不可不均,不均则有旱涝之灾。钱之流于人间与河流于世界何不同哉?
凡世上之私,无论自私所得或自私者,均难以与世续存,一缕青烟也,甚不如焉。反而,为众着想,众人铭记,善因善果。正所谓“私者一时,公者千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