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教授,春节深情赋诗礼赞恩师:
赵俪生先生礼赞
张 杰

一
吾师赵先生,清华属精英。
日寇欺中国,,激起爱国情。
游行扛大旗, ーニ·九运动①。
参加民先队, 青年之先锋。
深入晋中南,, 抗击日本兵。
荣任指导员,艰苦不言中。
摸爬与滚打, 身体都力行。
他是一个官,也是一个兵。
为了打日寇,为了祖国胜。
不怕苦和累,不怕丢性命。
战后曾当官②,总感不适应。
三十当教授,干了整一生。
二
弟子逾两万,不少学有成。
提起赵师来, 个个都称颂:
读书很刻苦,天资又聪明。
外语能译书,,历史属精通。
还能写小说,《中条山之梦》。
京戏与书画,样样他都精。
我在建国初,有幸做门生。
上课钟一响,已站讲台中。
讲课不用稿,引文全背诵。
论述极精当,讲得很生动。
学生入了神,人人都爱听。
教室无杂音,只有赵师声,
这是在上课,也是沐春风。
好像オー会,又打下课钟。
三
五七“反右”时③,他在山大鸣。
会上一发言,打入另册中。
调到大西北,安家兰州城。
受尽非人罪,文化大革命。
发配到农场,忍受残酷刑。
劳动告一段,踽踽回家中。
披个破羊皮,颇似疯人形。
大人不敢认,孩子吃一惊。
刚刚噩梦醒,子女哭出声。
夫人泪满面,连连喊师名。
此情与此景,笔者难形容。
讲述往年事,心情很沉重。
四
改革开放后。又将他启用。
既教本科生,也带研究生。
连续发文章, 史家引共鸣。
农民战争史,赵师发先声。
传统文化史, 立意很新颖。
西北边疆史, 更有现实性。
宏文出六卷, 卷卷都厚重。
各地去讲学, 名校争相请。
山东ーオ子④,西北一明星。
人到八十八,双耳已失聪。
高寿九十岁, 驾鹤西南行⑤。
闻讯我悲伤,默念师远行。
豪爽与儒雅, 侠骨与柔情。
读书与思辨, 伴随他终生。
研究现代史, 他是一面镜。
智者曲折路, 先生算典型。
希望年轻人, 牢记他英名:
著名史学家, 战士赵俪生。
注:
①赵先生于1935年积极参加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并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受组织的委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担任指导员。并在战场上负伤,日寇的弹片终生未能取出。
②赵先生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副处长等职。后请辞,专心治学,一心教书。
③赵先生于1950年秋至1957年秋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57年秋调至兰州大学历史系工作。1958年山东省将他划为右派。
④赵先生于1917年6月14日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景芝镇东庄子。
⑤赵先生于2007年11月27日辞世,享年90岁,上级领导高度评价他光辉的一生。
2023年1月22日春节定稿于泉城

这是赵先生为作者的散文集《翘首东海忆故人》题签
艺术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