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一一一由玉兔想到了赤兔
文/画马翁

癸卯兔年快到了,我从玉兔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名马一一赤兔马。
赤兔马本名“赤菟”,即红色的,传说因头部像兔子而得名;又一说是古人见过跑得最快的动物是兔子,叫“赤兔”形容跑得快。
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够准确。经查,“菟”字有三种解释:一是〔菟 tù 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常缠绕在豆科植物上,对农作物有害。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二是〔於菟tú 〕老虎的别称。三是〔菟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
我觉得第二种解释与赤兔马比较靠谱。形容马如老虎一样威武,跑的快。比用兔子形容马更贴切。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布有良马曰赤兔”。后来,赤兔经《三国演义》的夸张,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宝马。赤兔马的四个主人是董卓,吕布,关羽,马忠。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让李儒把这匹马送给了吕布。《三国演义》首次引出赤兔,写道:
“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
奔腾千里荡尘埃,
渡水登山紫雾开。
掌断丝缰摇玉辔,
火龙飞下九天来。”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八》中写道: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意思是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但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痛杀吕布,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也是机缘巧合,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十分爱惜关羽的人才。也想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但关羽终究不是吕布,他接受了赤兔,也是为了更快地找到刘备。从此以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就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形象。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赤兔马又为马忠所得。可这次它不再顺从着跟随新主人,绝食而亡,跟随关羽而去。

比较感人的是“赤兔之死”的故事:
话说建安二十六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赤兔马泣曰:“吾常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呜呼!赤兔马非但是日行千里之宝马,更是有情有义之义马!虽然这些多为演义和传说,但赤兔马为马中豪杰并流传于世,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既然马都可以作到,何况人呢?
(写于2023春节前夕)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