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还是回到三个多月前。
当时,我们武功县的部分中小学老师在咸阳师院培训学员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由于有位老师来的时候乘火车成了密接者,与她一起学习的我们其他老师(学员)便成了次密接者了。按照当时的疫情规定,我们这些学习的次密接者便不能集体学习,只能个人呆在个人的住处(一人一个房间)通过上网课培训了。说实在话,有谁愿意这样做呢?可依那时的防疫政策谁也不能逾越这道红线。于是,我们集体培训学习了三天后便开始了在自己屋子的网上学习。
必须说的是,咸阳培训学院为每一位学员提供的住宿条件很好,每个房间里面都有电视,有网络,有空调,有饮水器具,更有热水器为大家洗澡提供方便。因此,这里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完完全全可以足不出户在房间好好扎根学习了。正因为如此,从上网课的头一天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天离开培训学院,自己始终没有感到过有一丝丝的郁闷了烦躁了焦急了的这一类感受。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感到怀疑。这除了有自己与侄女的微信对话可以为证外,自己认为除了上面所述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归功于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武功学员在饮食上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了。
正因为我们不能出户,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总是顿顿按时将饭菜逐个屋子逐个屋子送到门口,递到我们手里。让人感到极为暖心而且忘不掉的是,在不少次送饭时,他们总会“咚咚咚”的轻轻敲一敲每位学员的屋门,紧随着一声“老师,吃饭了”,这听得人心简直都要化了。在这样的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下,不认真学习自己难道不觉得心里有愧吗?所以,在好些次学习时,一听到他们又呼唤吃饭,心里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刚刚不是吃了早饭或午饭,怎么时间不大又吃午饭或晚饭了。
这是咸阳师院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为武功学员送餐时的情景,下同。
这里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这些学员里面,好多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时间并不长的老师,而咸阳师院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与这些学员的年龄相比较要大不少,可他们却甘愿做好每日三餐的服务工作,从不马虎。这是令自己更为起敬的地方。
正因为不能出户,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还特别细心,为大家每顿每顿总是将变换着花样的饭菜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顿炒面,下顿面皮;今天饺子,明天米饭。有时,还为我们搭配个水果。从这就足已看出培训学院的良苦用心了
是的,正因为这些有着热心、细心以及富有爱心的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的付出,我们能够安心又有耐心的在这里静心培训学习,顺利完成了这次的培训任务。
也正因为他们的付出,自己在离别之际,忍不住用自己写的打油诗赞扬他们,这是发表在某网络平台中赞扬他们的其中一首。在此,请允许笔者就用这首打油诗作为文章的收尾,因为,这里记录着咸阳师院培训学院留给我们每位武功学员心中的美好回忆,难道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