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一场别具特色的“香雪琴韵”古琴雅集在广州市黄埔区黄麻村的自然田园间举行。该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学会合唱专业委员会策划组织,来自高校以及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古琴专业及业余爱好者欢聚一堂。雅集以“归田园兮”为主题,伴随美妙的古琴乐韵,诗歌吟唱、茶艺、昆曲、太极、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展示穿插期间,精彩纷呈。


淅淅沥沥的小雨,雾霭氤氲的田间,亭亭玉立的修竹,素朴恬静的村舍,暖意融融的茶炉,嘀嗒的雨点,伴着清雅的琴音,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作为四艺之首,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特性寄寓了文人的精神品格和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松静自然 出和雅音
琴音之美,贵在淡、雅、清、和,这种美的表现需要演奏者身心的放松、安静与自然的流露。本次雅集既有《梅花三弄》的傲骨脱俗,亦有《神人畅》的苍古神健和《归去来兮辞》的隐逸闲适。演奏者技法纯熟,人琴合一,给人带来唯美的艺术感受。
杨荣惠演奏《归去来兮辞》
活动主持人、黄埔区青少年宫古琴教师杨荣惠老师介绍说:“在雅集中让习琴的同学们相聚、交流、互动,从中感受温暖和快乐的时光。走进大自然,感受山水、田园的宁静,吸天地之精华。”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便是古琴所蕴含的“自然观”之深意。要同时在大自然中观风云,观树木,听鸟鸣,达到内收外放的状态,领悟自然的能量和境界。

作为国家级体操健将、全国体操冠军的她也分享了学习古琴的心声:“我自小习体操运动十五年,该运动的竞技性特点让我感到躁动、刚硬,体操运动是带有力量的,竞技体育又是紧张的,超负荷的。这就有别于太极与古琴,是松沉的,是舒服的,是安定的,是绵柔的,也是深长的。在我骨子里一直敬佩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虽不能信手拈来,但希望能通过古琴这个载体,修心性,涤心灵,使身心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
太极之道 道法自然

本次活动很荣幸邀请到了国际级运动健将、太极拳世界冠军、世界冠军教练郭伊纳老师来到古琴雅集现场,她作为太极拳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同时也是古琴的爱好者,认为太极所讲究的松、静、沉、稳,跟古琴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例如二者都讲究刚柔并济,虚实相生,都能够完美地体现“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
谈到道法自然,郭伊纳老师谦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我的老师曾问过我一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变即是规律亦是自然。这是永恒的真理,所以要顺应自然。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它有自己的运动轨迹和规律,我们就是通过练太极去体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郭伊纳老师现场演示
谈到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郭伊纳老师认为应该是自然的呼吸。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是在动作娴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太极拳动作的刚柔虚实的变化。《拳论》中有“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的说法,就是说打太极拳,如果过分地强调呼吸,则会造成气滞、动作僵硬,也就是心气上浮,横气添胸,耸肩、憋气,久而久之,有害健康。打拳要“意到、气到、力到”。首先是意念,用意识引导内气运行和肢体动作;然后,经过自己反复练功实践,慢慢体会,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呼吸和动作的有机结合。
琴歌和鸣 诗意栖居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音乐专业教师刘敏老师现场古琴弹唱一曲《诗经·小雅·鹿鸣》,为古琴雅集注入了诗意的灵魂。刘敏老师一直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学,艺术应该具备民族的文化属性。从古至今,人们沿袭了“诗缘情”和“诗言志”的文化传统,诗歌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皆可成“诗”。

刘敏老师认为本次活动的“归田园兮”主题,灵感来源于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代表、隐逸诗人之宗,其笔下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平淡之中有华彩,简朴之中含风韵”的“冲淡平和”之美。古琴曲《归去来兮辞》即是根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意境而创作的配歌琴曲。让古琴与诗歌和鸣,在这清丽的小山村里探寻一种诗意的栖居。

本次古琴雅集融学理性、技术性和欣赏性为一体,汇聚了古琴、诗歌音乐和太极专家的专业表演和生动的讲授,受到现场来宾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莅临现场,认为该活动创意独特,品位高雅,表演精致,所有节目,入心、入情、入境,田园风光、诗情画意,为美丽乡村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宴席。

大学生蓝秀玉同学表示,此次雅集,无论是从场地的选择,还是艺术本身,皆体现了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的至高境界:“道法自然”。具备返璞归真、感受生活的能力对于获得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
林美玲表演“静茶七式”
徐智辉演奏《梅花三弄》
昆曲表演《牡丹亭·寻梦·懒画眉》

丰富多彩的雅聚现场
大合影

来源:广东省文化学会合唱专委会
文:李旻
图:徐苑晴 喻梅 林美玲
编辑:何金德(何媒工作室&媒体新闻部)
审定: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