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央视频头条
编辑~时贸林【北京】
推送~皖西南小生【安徽】
制作~李潇雅【北京】
监制~火凤凰【海外】
顾问~丰 车【新西兰】
策划~婉 媃【海外】
音频~《感恩的心》杨烁【天津】
作者~周建华【安徽】

《从事潜山市老年大学古诗词教学随记》
文/周建华

2022年的金秋,我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接受了潜山市老年大学古诗词教学的任务。
面临的难点是:学员的年龄和文学功底参差不齐;从知天命到鲐背之年的高龄;从小学到本科的学历;有曾经的高干和教育界及企事业的精英;也有地地道道的农民等等。且大部分还是诗词的零基础。所以我必须从全方位的备课到课堂上的讲解,一直保持着小心翼翼的低调态度,既要保证零基础的初学者能听懂,又要使有一定基础的学员闻之有味。
每次课后必须布置作业。如果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教课上,不管课下,学员回家不动笔,那么学员每次上课也白跑了一趟,我在课堂上的心血也就白费了。布置作业必须是不同内容和等级的,让学员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完成。因为学浅者只能完成一题,能练笔就好!
欣慰的是,大多数初学者能积极完成作业,更令人兴奋的是,有几位无智能手机的八十多岁老者非常积极,且常到我的工作室登门问典。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难能可贵啊!
当我每次上诗词课进教室时,哪像是老年人发出的不断掌声,使我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每节课课后,社会上都有人从电话里传来“走后门”学诗词的声音:“先生好,我也想去听您的诗词讲座,可以吗?”“当然可以,欢迎!”我欣慰的回答。所以每节课前,我都要向校方申报增加诗词班学员的人数。其中还有两位“不足龄”的在职工作人员请假听我的课。
更有让我感到无比激动的是,一位离校三十多华里且行走不便的好学者,来电要进诗词班学习,这位上下车都需要其夫人陪护的人如此信任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倾心传授呢!?
因此,我必须将每位学员的作业一字不落的认真批改,可谓:
倾心审稿全身汗,
注目收编两眼花。
尽管瑕疵讹处处,
仍须鼓励语夸夸。
而且还激励每位学员累计完成三首合格作品,方可推送到网络平台制作个人专辑。我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
力求精品天天出,
我敬学员美酒茶。
我这样夜以继日如此执着的苦心付出,并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答谢在课堂上那一阵阵的热烈掌声;回馈那一幅幅慈祥而又求学若渴的笑容和眼神;感激座位上那一个个老而不躬的端正坐姿;感谢那一位又一位的老者登门或在电话里向我求学的诚恳声音和精神;感恩曾经精心培育过我的师长;也填补了潜山市老年大学多年来的空缺之门。同时,这也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应该履行力尽所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所以,我必须尽心尽力的倾囊相授!
必须使能和我一起共同学习的文友们:
想写诗,能写诗,会写诗,写好诗!
让大家真正的感受到,老年大学是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快乐学习园地!

作者简介:周建华,笔名周易世家。安徽天柱山人,周易传人,中共党员。紫罗兰文学总社副总长兼副社长。世界汉诗协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协会会员。东方文明传播会安徽分会主席兼总会常务理事,《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中国世纪大采风(潜山站)采编。专研易学,偏爱文学,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及网站。曾以《赞两会》诗三首荣获全国老年大学金奖和《沁园春》获凤凰诗社2019年10月庆国庆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