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赵普
高增荣
赵普是北宋出名的政治家,他有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有人曾告诉宋太宗,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一部《论语》,当宰相不合适。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
赵普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成功与他的执着和忠诚分不开的。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是赵普出谋划策的结果。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中国。天下太平,宋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赵普不居功自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很强的执行力。有一次他给太祖上奏折,要求提拔一个人,太祖没有答应。第二天上朝,他又把这个奏折呈给太祖,又被驳回。第三天上朝,他又把这个奏折呈给太祖,太祖勃然大怒,把奏折撕个粉碎扔给他。赵普把撕碎的奏折一片一片的全部捡起来,带回家贴补好,一天上朝时又呈给太祖,这次太祖想通了,应允了他。还有一次,赵普要太祖提拔一个人,太祖很讨厌这个人,坚决不同意。赵普就在门外等着。太祖拿他没办法,索性回到家里,谁料赵普也跟到他家里,站在门外不肯离去,还跟太祖争辩道:刑赏是天下的刑赏,太祖缘何以个人的好恶论刑赏?太祖终于应允。

可见,赵普是一个十分敢言、不畏皇权、一心为公之人,在做某件事情时,赵普认为是对的,有利于社稷之时便十分果断地去执行。
赵普是成功的,是他的公正无私的胸怀和对公正的执着地追求,以及他对大宋王朝的忠诚,屡屡感动了宋太祖。
赵普是幸运的,他的犯言直谏,他的“一根筋”脾气,遇到了明君宋太祖,能够得到太祖的理解和容忍,的确是他三生有幸。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功臣宿将被“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陶朱公和张良的隐退是聪明的也是无奈的。而赵普却能在“屡屡犯上”后安然无恙,数度为相,功成名就,寿终正寝,实属奇迹!
在专制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口含天宪,口出法随”,多少犯言直谏者丢掉了宝贵的性命。而赵普是个例外。当然,还有魏征,也是一个幸运者,唐太宗是一个大明君,也曾几次发誓,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倔老头,偏偏遇到一个开明的独孤皇后,使唐太宗能想明白并能消气,魏征也是安然无恙。可见,在专制制度下,欲成功者,必须遇到一个明白的好老板,再遇到一个贤惠的老板娘,否则,正直之士的下场大抵和比干差不多。
今天的民主制度已经使“犯言直谏”者不再有丢掉身家性命之虞了。但在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部门单位里,能遇到一个开明的老板,进而再能遇到一个开明的老板娘,你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制度总是人定的,也是要人来执行的,不同道德品质的人,不同素质的人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一句话,老板的品德和素质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幸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曾任咸阳彩虹学校副校长、咸阳彩虹中学执行校长、咸阳彩虹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陕西省重点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咸阳市德育教育学会理事长、咸阳市文综教学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及基地学校负责人等职务;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政治教师之一,其先进事迹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政治教育》、《咸阳日报》等刊物报道。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发表杂文、散文、随笔、论文、读书札记、诗歌1000余篇(首);撰写和发表论文、演讲稿50多篇,参与编写教学辅导资料13册;编著中学生校本读物《趣味哲学》,出版发行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编并出版《咸阳彩虹学校志》。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并在咸阳市临帖展中获优秀作品奖。
